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会读到自己心中的“主题”。就《珍珠鸟》来说,有老师读到了“境界”,读到了“真好”,读到了“怕人”,读到了“亲近”……我在阅读和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开始以“家园”为主题——围绕“笼”与“巢”展开教学。最后升华到信赖,并贯穿整个教学,将“信赖”进行到底。课文的落脚点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结尾的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个人以为,循着作者的“主旨”,作为教学的主题是合适的,也体现了对作者、教材的最大尊重。

解读小鸟眼中的信赖

1957年,南极科考活动中发生了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场罕见的暴风雪不期而至,在运输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科考队员们在返回内陆时,不得不将曾经相依为命的八只雪橇犬留在基地,使得人与犬天各一方。狗儿们一直相信人们不会扔下它们,它们一边“自救”一边等待人的回来。人呢,“不得已”才开始“营救”,最后,终于履行了他们对狗的承诺。

动物对人的信赖不是装出来的,那八只狗相信主人会回来。那《珍珠鸟》中的小珍珠鸟呢,对“我”也渐渐产生信赖。

“我”呢,为了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用吊兰把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用”的仅仅是吊兰?“用”的是那颗心——“我”喜欢它,就要用心思,想办法让小鸟感觉这是它的家。除此,还要称呼它们是“小家伙”,把这珍珠鸟当小朋友,小孩子——

“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面对小家伙的日渐调皮,“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伤害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就可以用“不动声色”来概括。如果去掉“不”,变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甚至伤害它”——小家伙一定会……可想而知的后果如何。然而,没有假如,只有一个个“不”。

可见,作者无论是对待小鸟的笼子,还是它们的称呼,以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让珍珠鸟信任他。的确,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了。于是,鸟开始放心、最后是彻底的信任,人对它的关心、宠爱,导致它的调皮淘气甚至放纵。这依赖让我们感动,感动于作家这种驯化过程中的专心与耐心。最终,满足了我们情感上的需要。如果是仁爱的话,“我”的用心与费心,一种从内心深处释放出的爱心,是对这个可爱的小生灵的“仁慈”。因这特殊的仁慈,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人为了赢得信赖,真是用心良苦。

因此,在小珍珠鸟眼里,它从头至尾接受的都是人“善”的一面,就如同上面讲的那几只狗儿一样,对人产生了无比的信任。但,大珍珠鸟可不同,它们是明白这一点的。

解析大鸟眼中的信赖

最悲壮的是鹰的死。当一只老鹰知道自己死期将近的时候,便悄悄飞到绝壁上,在一个永远不会被人发现的岩洞中躲起来,默默地死去。人们无法找到鹰的尸骨。这渴望自由的生命,即便死了,也不愿被牢笼囚禁。加入灵魂不灭的话,坟墓也真可以算是另一个牢笼呢!

读着大鸟们的“再三呼唤”——我们相信,这渴望自由生命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它们要回到大树上的“巢”中,而不是作者开篇以为的那个“巢”。

大鸟们懂得生命的平等与敬畏。因此,大鸟的再三呼唤是要告诉小鸟,自己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看似小鸟眼前的自由,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当小鸟身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可见这是有限的自由,供人玩赏的自由。原本自由的大珍珠鸟,因为不能忘怀的恐惧,它们知道人类的残忍,从身体到心灵剥夺了它对再度拥有自由的可能。

也许,在大鸟眼里,“我”努力的一切,也只不过都是刻意做出来的一个效果而已。人为了自己故意装做这样而达到一个效果,这种费心本身就说明不信任。因此,信赖的美好境界是不需要这样伪装的。要知道,我们灵异的神性,尽展无余,所代表的,是在人类世界之上的,另一个明亮、美丽、温暖和自由的世界。如果没有污染和人类捕杀甚或“笼中观赏”,鸟儿们实在过着神仙的生活。它们在乞求人类,让它们回到原本飞翔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巢中做着属于自己的梦——而不是在人的肩头上。

所以,为了这只珍珠鸟,“我”心里应该有着隐秘的、忏悔的感觉,甚至还不只是对这只具体的小鸟——“我爱我自己,我也爱我的父母;我爱雏鸟,我也爱雏鸟的父母。”(冰心)因此,大鸟真正呼唤的是自己天然的“鸟性”,呼唤人类必须用宽广的胸怀放飞它们,不是驯养玩赏,这才是对自然生灵的最大尊重。

解构人与鸟的信赖

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看看上面的故事,再回过头来看看文中写“我”对小珍珠鸟的感受: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笔端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我们可以体会第一句中的“久”,开始“我”是关着窗的,后来小鸟已经不可能再飞出去,“我”才打开窗。后一句的“一时”呢,是“当时”不是“永时”。因此,我们有话要对文中的“我”说:信赖是相互的!真正的信赖是精神心灵的相通,相属,以及一份强烈的安全感。当我们信赖一个朋友时,我们知道他是可靠的,真实的,不需要刻意做出什么来的。我们还也可以说,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

既然如此,“我”没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课文应改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格外轻松自在,笼子门早就开着,甚至连笼子都不用设置。想飞出笼子就飞出,想飞回笼子就飞回笼子。”

“我”没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去……、不动声色”,课文可以改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生气、不安,而是理解我……”“白天小家伙陪伴我,大鸟们也不会生气,晚上贪玩忘了回笼,大鸟们也不必再三呼唤。”甚至课文的“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完全可改写成“小家伙想飞出窗外就飞出窗外,还可以再回来,依然趴在我的肩头做梦……”——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房间的窗户,更是心灵的窗户。

这就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样还它们真正的信赖,放飞它们,它们真的就会拥有尊重,从而获得安全、自由、平等、幸福?在人与自然构成的世界里,长期以来人类认为,是以人为中心的,即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作家是爱鸟的——爱心,善良,敏感,这都是好品质。如果说小珍珠鸟“小鸟依人”,这里的“依”,也许还有轻柔、舍不得离去的意思。还有上面的例子——“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人类如果这样接受一个温柔的自然,就是驯化。这小鸟依人般的关系,雁与鹅的结合的现象——人类有多少种办法可以改变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就会受到多少自然的惩罚。

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改变这个世界,改到最后自然界一定会反击——由此,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不具有了道德意味,站在人类中心主义上,根本无尊重可言,一味的征服就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在人类社会,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人与众生物同在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说“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信赖最基本的前提,即平等。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共同享用这个世界,不是占有的,如果说互相信任,互相依赖,也是互不干涉的,这才是共存、共生,这才能创造符合大自然的一个平衡的、和谐的世界。

这是个永远的困惑。这些困惑,作为作家冯骥才不是不知道,而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也许,人类生存多久,就要思考多久。

怀着深深的敬重,感谢作者。也许解读这么多并非作者的意图,但我们知道,当文章发表出来的时候,丰富的“解释”才使其成为作品。

谁在解释作品,谁就是创造者。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窦桂梅:关于《珍珠鸟》一课的解读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