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设计思路
老师介绍背景知识,展示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安排景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密西西比独特的风光,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学习利用关键字句,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所有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密西西比河。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入语设计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
2. 密西西比河简介
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
3.作者简介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做作。
二、整体感知
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问题如下: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应该调动学生大胆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通过多读多听,句子中的意蕴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三、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问题如下:
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
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
在这一阶段,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风光各有特点,但并无优劣之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无数的动物植物也都是和谐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动、植物)、耳之所闻(各种声音)、甚至心之所想(最后一句)渗透到一起,给我们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优美的风光。
四、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意境美。
把课文中的一段话拿出来,一块儿分析欣赏。
例如: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同学们,通过这段话你们能想象出画面的样子吗?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河岸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数千头野牛徜徉漫步,这时一只老野牛越过波涛,钻进河心小岛的草丛里……
这一段话虽然很短,但是很形象的给我们描述了野牛的动作、形态、还有神态,可以让画面在头脑中清晰的显示出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我们写文章,描写一种东西也应该这样掌握好用词和炼句。
五、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2.练习并且默写课后“写一写、用一用”中的词语。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
1.点名学生逐段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听写课后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艺术
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
首先给同学解释对比的意义跟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可以使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互相映衬,对比鲜明,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
提示:学生讨论以后,老师可以给与提示。
(1)第二自然段开头:“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通过把第一和第二、三自然段的对比突出了西岸的特点是:植被构成比较单一,“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而东岸却是植物丰富,姹紫嫣红,动物众多,神态各异。
(2)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通过把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比,又从听觉上道出了东西两岸的不同之处:西岸万籁无声;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
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景物,如何通过描写突出它们的这种不同与众的神态呢!这就要我们抓住事物的最鲜明的特点,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
(1)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
提示:“各种树木、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交错、攀缘、伸延、延伸、搭起、挺拔而起、耸立、俯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不同想象出这些景色的特点来。
(2)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
提示:“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醉态酩酊、蹒跚、沐浴、嬉戏、麻雀般大小、踯躅、飞来飞去……”
三、课堂练习
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一、习题三。
四、课后作业
1.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习题四。
2.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篇二: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和密西西比河的简介。
2.熟悉课文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运用修辞所展示的语言魅力。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重点】 按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思路。
【难点】 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夏多勃里昂的资料和密西西比河的资料,搜集有关河的诗词。
课前预习 ,享受学习乐趣
字 词
积 累
语 音 字 形
词 义
夏多勃里昂的资料和密西西比河的资料
与写河的
诗句
阅读课文
时发现的
问题
【学习要点】
学习有关夏多勃里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按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形 式
一、诗词引读
背诵与河有关的诗词。
二、走进新课
昨天我们被奔腾呼啸、汹涌澎湃的黄河所震撼,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着华夏儿女,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这节课我们就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原野风光!
一、诗词引读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到的诗词。其他同学边听边积累。
二、导入新课
教师激情导入,并出示密西西比河图片。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旖旎( ) 逶迤( )踌躇( )满志 棕榈( )
媲美( ) 酩酊( )熠熠( ) 踟蹰( )
聒( )噪 俯瞰( ) 魅力( ) 啁啾( )
2.解释下列词语:
旖旎
逶迤
踌躇满志
媲美
3.填空:
《密西西比河风光》作者 , 国作家,浪漫主义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 》和散文集《 》等,选自《 》。
4.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的认识简介一下密西西比河。
四、整体感知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描写的重点在哪里? 3.请分别概括密西西比河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
五、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两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准备说给同学听。
3、你能总结出要想把景物描写好需要什么技巧吗?
4、这篇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七、总结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八、拓展深化
1、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习题四。
2、 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九、背诵积累
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积累背诵。
十、巩固练习
1.下边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玫瑰( guī) 逶迤(wēiyi ) B、吞啮( chǐ) 旖旎(yǐnǐ)
C、斑鸠( jiū) 长髯 (rán ) D、鸟喙( hui ) 啁啾( ji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簌无声 粗犷 B、聒燥 熠熠发光
C、蹒跚 浑然一体 D、躇踌满志 踯躅
3.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躇踌满志 (得意的样子) B、媲美(比美)
C、旖旎(柔和美好) D、酩酊(形容大醉)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丛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A.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B.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所有的声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多么奇伟的声音。D.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5.填空:
(1)作者按照从 到 的顺序描绘密西西比河风光,重点放在 ,在描写东岸景色时,由 到 ,由 到 ,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2)采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抓住景物特征,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能力提高
6、怎样理解“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芜的两岸”?
7.为什么说“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匆忙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8、文章的结尾说: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课外拓展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9、洛矶山的景色有什么特征?
10、作者抓住美国西部天、云、地的什么特点?
11、选文引用的“荡胸生层云”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诗?引用此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12、谈谈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1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密西西比河风光1、yǐnǐ guō wēi yí chóuchú lǚ pì mǐng dǐmg yìzhízhú kàn mèi zhōu2、柔和美好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这里是比美的意思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3、夏多昂里昂 法《阿达拉》《墓畔回忆录》4、课件: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 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美国第一大河,它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非洲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并称为世界四大河。
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和散文集《墓畔回忆录》《美洲游记》等。是作者游览密西西比河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整体感知1、写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写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植物 写密西西比河东岸动物 写密西西比河东岸喧闹的声音和斑斓的色彩 2、作者先介绍西岸风光,再介绍东岸的风光,在对比中突出两岸风光特点。 重点是东岸的风光 先:广阔无垠 万籁无声 东岸: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色彩斑斓
合作探究1、例如:我最喜欢自然段,这一段让我看到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一望无垠,天高地阔,清新而寂静,万籁无声,野牛在自由的天幕下悠闲自在。我用一望无垠、万籁无声归纳西岸风光的特点“他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二荒芜的两岸”一句让我很有感触,这一句写了一头年迈的老牛,年老而不颓废,深沉持重,给人神圣安适之感,似对未来做着积极地思考,作者似在借这头老牛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怀。 3、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加入主观感受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4、这篇游记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奇伟和壮观,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基础演练
1—5BABB西岸东岸 东岸 植物动物声音色彩 对比 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乐观向上
能力提高
6、作者描绘的是一头年迈的野牛,年老而不颓唐,似乎还在为未来做着某种积极的思考和准备。作者借这头年迈的野牛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7、强调动物在地球上的合法地位。动物的存在给地球和人类带来正面与良性的些影响。表达作者对密西西比河东岸无数野生动物的喜爱和尊重。8、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所写并不满意,觉得没有完全写尽密西西比河的“旖旎”;也说明密西西比河的美丽景色是难以用笔墨描绘的。那真是的密西西比河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亲自到哪里实地考察,游览观光了。
课外拓展
9、奇岩怪石相叠互依,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10、天蓝地红 云白11、杜甫《望岳》为了说明落矶山上难睹云雾缭绕的景象。12、仰一次头看不过来那白雪皑皑、连绵不断地气势,人感到呼吸不畅,心里发冷,眼睛发酸。从人的感受方面生动地写出落矶山上白雪覆盖的景象。13、比喻 排比 引用 拟人 对偶
篇三:
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了解作者和密西西比河的简介。
2、熟悉课文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运用修辞所展现的语言魅力。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准备:1、关于密西西比河
北美洲最长河流。主流源于明尼苏达州的依塔斯喀湖。自北向南流贯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765公里,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每年输送入海的泥沙约三千万立方米,河口形成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的鸟足形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全面实施“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工程计划”, 洪水已被控制,并促进了航运、水电、灌溉的发展。干支流航道总长2、5万多公里,其中水深2、75米以上的航道近1万公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联成巨大的内河航运系统。
2、介绍作者,谈谈作者及其写作风格。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旖( )旎( ) 逶( )迤( ) 踌( )躇( )满志 长髯( )
藤蔓( )俯瞰( ) 棕榈( ) 酩( )酊( ) 媲( )美
踯( )躅( ) 蹒( )跚( ) 熠熠( )发光 万籁( )无声
聒( )噪 鸟喙( ) 槭( )树 鹅掌楸( )吞噬( )笃笃( )
咂咂( ) 潺潺( ) 低哞( ) 斑鸠( ) 粗犷( )
啁( )啾 ( ) 山巅( ) 混( )杂 骚( )动 穹( )顶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旖旎: 聒噪:
荒芜: 踌躇满志:
媲美: 酩酊:
蹒跚: 踯躅:
粗犷: 攀缘: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读后,你认为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②作者怎样有条不紊的描绘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描写的重点在哪里?
③密西西比河东岸和西岸风光的特点是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组内朗读,并在自己喜欢的部分旁边作批注。(抓景物特征、修辞手法、动词形容词、写作手法等进行赏析)
2、仿照你最喜欢句子写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方法一致、仿写内容不偏离主题、字数相仿)
四、交流展示
1、在作者的笔下,万物都是那样富有生机、悠然自得,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么多用文字构成的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大家描述一番。
2、文章都是表情大意的,这篇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要想把景物描写好,需要运用什么技巧?
拓展迁移:按顺序描写一种景物。
检测与反馈:
1、多音多义字
混hún( ) 绿lǜ( ) 蔓màn( )
hùn( ) lù( ) mán( )
Wàn( )
2、 形近字辨析
锹 篦 锥
楸 媲 椎
3、赏析句子:鸟喙啄击像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3、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它们为人类文明最初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们较为熟悉的大江大河有是我国的长江、黄河,国外我们不太熟悉的有流经埃及的尼罗河、欧洲境内的多瑙河、流经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今天,我们和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一起来认识密西西比河。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旖( )旎( ) 淤( )泥 飘拂( ) 锥( )形 俯瞰( ) 棕榈( ) 酩( )酊 蹒( )跚( ) 熠熠( )发光 骚( )动 聒( )噪 鸟喙( ) 笃笃( ) 吞噬( ) 砸砸( ) 潺潺( ) 啁( )啾 低哞( ) 斑鸠( ) 粗犷(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旖旎: 一望无际:
茁壮: 高耸入云:
媲美: 酩酊:
蹒跚: 万籁无声:
四、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及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五、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
六、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按什么的顺序写了密西西比河的风光?从文中找出能表明这些顺序的词语或句子。
2、作者着重写了岸边的那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物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八、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
东岸:万籁无声
西岸:骚动聒噪
检测与反馈: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草原 ( )的河流 ( )的小鸟 ( )的新月 ( )的风光 ( )树木 ( )的熊 ( )的鹿 ( )的蛇
2、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横线画出这一段中的比喻句,具体说说是用———比喻—————-。
②、这段文字都写到了哪些动物?列举出来,说说这些动物的举止特点。
③、文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教后反思: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中虽然没有规定背诵的任务,但为了让同学们积累优美词句,还是要求了背诵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任务。分析课文时,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景色的特点、读完文章的感受,很多同学都哑口无语,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或根本没有想法。课堂上朗读课文也没有同学主动站起来,鼓励了很久才有两位同学起来读,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篇五:
学习目标:
1. 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 学习有重点,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一、 自主学习
1.文题阐释:《密西西比河风光》选自《世界名人漫游札记》,有改动。是作者游览密西西比河后写下的一篇游记。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非洲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并称为世界四大河。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
2.了解作者.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和散文集《墓畔回忆录》《美洲游记》等。他的文学活动,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旖旎( ) 长髯( ) 山巅( ) 槭树( ) 媲美( )玫瑰( ) 踯躅( ) 聒噪( ) 鸟喙( ) 吞啮( ) 潺潺( ) 啁啾( ) 低哞( ) 斑鸠( ) 酩酊( )熠熠( )
二、学习过程:
1.整体感知:
2.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根据自己切身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奇伟和壮观。无论是无垠的草原,还是热闹的丛莽,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怎样理解“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芜的两岸”?
作者描绘的是一头年迈的野牛,年老而不颓唐,似乎还在为未来做着某种积极的思考和准备。作者借这头年迈的野牛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4.语言风格 :语言活泼优美,生动有趣。
在一篇小短文中如果将两岸的风光描绘得全面无遗,是很不容易的,而作者却用活泼优美,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这一难题化解了,使两岸风光的不同之美,动植物所创造的生机活力之美都体现出来了。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概括描述丛莽中各种动物的活动,酩酊醉态的熊的蹒跚、鹿群的沐浴、黑松鼠的嬉戏、鸽子的踯躅等,都给人以生动活泼的美感,而又充满生趣。
5.写作技法 : 在对比中体现景物的特点。
作者描绘的是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他没有像一般的游记那样描绘了一处的风光后,再去描述另一处景致,他采用的是描绘了两岸的风光之后,再将东岸的风光与西岸的风光对比来写。这样,就使读者对两岸不同的风光有了明晰的印象与感受,突出了两岸风光的不同特点。
三、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8.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
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 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