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挫(yì) ....

B.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ang) 深恶痛疾(a) ....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

D.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a) 长吁短叹(xū) ....

2、请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A.标致 托辞 粗制滥造 正襟危坐

B.奥秘 狼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C.萧瑟 裸露 不可明状 莫衷一事

D.挑衅 牟取 冥思遐想 任劳任怨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逊:无礼。逊,谦逊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B、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朔方:北方

C、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匿名:无姓名。匿,没有

D、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很喜欢听李老师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 ....

B.小陈这次数学竞赛得了第一名,他坐在座位上郁郁寡欢。 ....

C.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我和小新走进教室时,看到李大伟的滑稽相,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B.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C.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D.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6、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

怪他们疑惑。

(2)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3)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的咆哮吧!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A、对比;比喻,夸张;呼告,反复; 对偶。

B、反语;比喻,夸张;对偶,反复; 对偶。

C、对比;拟人,夸张;呼告,反复; 引用典故。

D、反语;比喻,夸张;呼告,反复; 引用典故。

7、下面作家作品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及本学期所学的《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以小说及传记文学而著称于世。

C.《我的童年》节选自《季羡林自传》,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翻译家、作家。

D.《马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属于同一个朝代。

8、对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好朋友巨型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的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的女人一样,不像中国人。”李太太随即得体的回答:“ 。”日本太太听后,知道自己的谈吐有失妥当,她谦然一笑,但又不感到尴尬,李太太是怎么说的呢?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太太也很文雅,您的先生也很文雅,都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不像日本人。

B.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明是同源的,中国文明哺育了日本。

C.太太过奖了,我可比不上中国的知识女性,也比不上那么日本的女人。

D.太太说得对,我俩在一起就如两姐妹,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

10、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选出有误的一项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

D.作者在曲中表现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每题2分,共10分)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①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着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③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⑤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⑥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⑦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

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11.对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 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

1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

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13.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

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

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

1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第①段加点的词语“可怜”,重在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中的“都”字表示全部。

C.第⑤段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15.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

A.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生长需要的水。

B.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

C.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

D.沙漠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

11.b 12.c 13.b(功劳不仅在大雨,还有雷电) 14.a(这里的“可怜”是“少”的意思,不表现作者思想情感)15.C

三、 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15分)

a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

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b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6.第①段画线句子a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b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A句表达作者对受毒害的日本爱国青年学生对中国人的歧视的满腔义愤之情。B名表明作者随时随地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对精神麻木的中国人深感痛心,对自己无意中看到枪毙中国人的影片而深深自责,突出了作者深厚的爱国之情。

17.第③段中“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指弃医从文。因为作者当时认为,医学救不了中国,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救国,就要改变国民的精神,而要改变国民精神,就要提倡文学运动。因此作者决心弃医从文。

18.第④段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回答。(3分)

藤野先生给作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向作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对弱国的学生关心,鼓励和真诚帮助,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的好老师。

19.第⑤段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其具体表现为三件事?“良心发现”的意思是什么?(4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31人教版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