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觉得语文学习是件头疼事,如果家长也不太清楚学习语文需要让孩子掌握哪些知识,可以从孩子的语文试卷中找到答案。不妨看看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以下仅供参考!
一、基础部分(32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3分)
A、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huǐ),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
(tuò)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B、其他人轻蔑(mìe)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shān)笑着。
C、多少个隘(ài)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duēn)踞在荒
莽的山颠。
D、踪(zōng)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sī)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情郁于衷 碌碌无为 勇往直前 步履蹒跚
B、徇私 舞弊 必恭必敬 高山仰止 骇人听闻
C、千古绝唱 敝帚自珍 无可耐何 文质彬彬
D、惟妙惟肖 寄人篱下 立锥之地 声名狼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B、《永久的悔》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
C、《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全编》,其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
D、《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4、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白杨树就像笔挺站着坚守岗位的哨兵。
B、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C、天空里横七竖八架着的电线,就像盛开的朵朵莲花。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张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好评。
B、石林奇石耸立,天然成趣,真是巧夺天工。
C、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却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下列对课文叙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文章回忆与父亲在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父对子的
至爱,抒发儿子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以“永久的悔”为线索,回忆家庭生活,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抒发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悔恨。
C、《铁骑兵》的作者杨朔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文章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
记叙一班八路军战士凭着坚定的必胜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的传奇故事。
D、《苏珊?安东尼》记述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为争取黑人平等权而做的艰苦斗争,
表现她的无谓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7、认真观察右图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⑴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40字以内)。(2分)
答:
⑵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25字左右)。(2分)
答:
8、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⑴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杨柳青青著地垂, 。(无名氏《送别》)
风一更, , ,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⑵邹忌的妻子认为他美的原因是 , 。
⑶《岳阳楼记》中,作者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 。”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
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⑸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诗中描绘江南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 。
二、阅读部分(38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⑵即更刮目相待( )
⑶门人益亲( ) ⑷不迁怒,不贰过。( )
1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A、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不迁怒,不贰过
C、 孰若孤? D、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弟子孰为好学? 弟子孰为好学?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⑵不迁怒,不贰过。
译:
12、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2分)
答:
13、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2分)
答: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后面各小题。(9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
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
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4、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1分)
答:
15、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
。(2分)
16、“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2分)
答:
17、选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
18、加点的词语“唯一”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答:
(三)阅读《故乡的桂花雨》,完成后面各小题。(11分)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人家围墙外闻到过这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是金桂。
小时候,无论什么花,我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母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丁香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在近海县。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妃”。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作风水啊!”她担心的是稻谷的收成,担心的是桂花的收成。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作风水,我可以收几大萝,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应应当“摇”,摇来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作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桂花树下铺蔑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擅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粟子羹”。因为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粟子。秋季粟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粟子,和着西湖白莲耦粉一起煮,再撒上几朵桂花,那股子淡雅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粟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有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棒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9、以“桂花”为线索,围绕线索各自然段分别写了: 桂花、 桂花、
桂花、 桂花、 桂花,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情感。(3分)
20、“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2分)
从情感层面来说,这句话的含义是: 。
从行文层面来说,这句话的作用是: 。
21、“摇桂花”是几十年以前的事,对一般人来说,大抵都忘却了,作者却描绘得这样细致,这是为什么?(2分)
答:
22、在文中,“母亲”多次提到“作风水”,足见“母亲”非常在乎桂花。你能从文中感悟到“母亲”非常在乎桂花的原因吗?至少写出2条。(2分)
⑴
⑵
三、写作部分(50分)
23、请你按下面的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⑴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的代价等),然后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⑵印度洋海啸前夕,在海边游玩的中学生克洛比忽然发现,海水迅速退落,海滩到处冒泡。
他猛然想起地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潮水突然退落,海滩冒泡,可能是海啸的前兆。他迅速将此消息传递开来,人们纷纷撤离海滩。不久,海啸真的发生了……由于撤离及时,这里成为印度洋海啸事件中,惟一没有人员伤亡的海滨景区。克洛比用知识拯救了整个景区的游客。
由此可见,知识是抵御灾祸的盾牌,知识也是改变命运的途径。同样,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识也可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请以“知识”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