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以诵读促思考,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行路难》
1、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2、典故在诗中的含义。
《送友人》
1、诗人写离情,感情真挚热诚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2、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月下独酌》
1、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
2、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说明:
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课文的学习过程对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同时,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要能体会到三首诗中诗人复杂的感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过程应循序渐进,从学生较易掌握的诵读入手,通过熟读来感知诗歌的内容,进而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品读,领悟诗歌的意境及诗人复杂的情感。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既不能教师满堂灌,使学生失去了主体体验的过程,而一味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任由其随意发挥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处给予点拨、讲解,为学生的理解、感悟创设平台。《行路难》、《月下独酌》由于篇幅较长,其中蕴含的情感也较为复杂,可由教师引领学生去品读,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古代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学习《送友人》,教师在诗歌难点处适当点拨即可。通过师生共同质疑,学生释疑完成本诗的学习。
教学过程
《行路难》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以李白有“诗仙”之美誉引出作者介绍,请学生吟诵学过的李白诗篇。
2、简介写作背景。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诗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简介作者,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初步理解,
整体把握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顾”:看;“安”:哪里等。1、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全诗内容有整体的理解。
深入研读1、面对盛宴,诗人的心情怎样?
2、为什么“不能食”,感到“心茫然”?
3、诗中典故的含义是什么?1、自由散读。
2、圈画重点字词:
“停”、“投”、“拔”、“顾”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理解“冰塞川”、“雪满山”等词语的象征意义,理解典故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指导,结合李白生平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自主探究1、从“行路难”句到诗歌的结尾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侧重学生的自主理解、感悟)
2、揭示诗歌的主旨。自读,小组交流。
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自信乐观的强音。在“深入研读”部分教师示范指导的基础上生生交流,进行思维的启发、碰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判断、分析、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
点拨层次,总结全诗点明全诗的情感层次。通过失望希望、抑郁与追求的急遽变化,彰显诗人的人格精神。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揭示本诗的写作特色。
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自读《月下独酌》。熟读成诵。巩固学习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月下独酌》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诗人是一人在饮酒还是与人共饮?学生根据预习回答。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初步理解,
整体把握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徘徊”:来回走。1、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全诗内容有整体的理解。
深入研读1、既然诗人在独饮,为什么要写成“三人”?具体是哪“三人”?
2、找出诗中写“月”、“影”、“我”的诗句,再读,读出了什么?
1、自由散读。
2、圈画重点字词:
“月”、“影”、“我”等。
3、“月”、“影”伴“我”月下饮酒,看似诗人自得其乐,场面热闹,实则写尽凄凉孤独。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指导,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深层探究1、怎样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2、揭示诗歌的主旨。自读,
诗人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在仙境中重逢,可见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落寞。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
总结全诗1、点明全诗的情感脉络。
2、想象在诗中的作用。由独而不独,到不独而独,独到不独的过程,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揭示本诗的情感内涵及写作特色。
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熟读全诗,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通过这两首诗学习,小结赏析古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熟读成诵。
总结学习方法。巩固学习内容,初步掌握古代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送友人》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赏析古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是什么?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2、诵读,借助字典理解字词的含义。
3、圈画重点字词,反复吟诵品味,感悟诗歌思想感情及意境。
4、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理解把握,
研读探究
1、通读全诗,你读出一种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2、诗人是如何巧妙的用眼前的景物来写离情的?
3、最后一句写什么,写班马鸣的目的是什么?等。
问题不局限于此,如能通过学生讨论自行提出问题更好,教师可适当启发。1、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查阅字典,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
3、小组交流。质疑-答疑。通过所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对于难点,教师要适时启发,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总结全诗小结学生回答,并进行一定的纠错、修正。完善对本诗的理解、感悟。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对诗歌仍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熟读全诗,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送别诗,两首诗所写内容、手法有何异同?熟读背诵。
《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比较学习,巩固深化。
思路点拨
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如按文体,从古体诗、格律诗的诗体特点入手,比较、赏析三首诗。也可从诗风入手,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情感。想象丰富奇丽、感情激越奔放、语言清新而又瑰丽等均为李白诗歌的特点,可重点抓住某一方面的特点来串起三首诗赏析,但不管由哪个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是基本。
练习举隅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拔剑四顾
多歧路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山横北郭挥手自兹去
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
相期邈云汉
2、三首诗的语言凝炼传神,富有表现力,请从中摘录你最欣赏的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3、上网浏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并结合对三首诗的理解,以“我了解的李白”为话题写一段话描述李白形象。
4、为三首诗配乐或配插图,比比谁配的音乐、图画更能表现诗歌的情感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人教版八年级)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