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与旧教材相比,新诗篇幅有所增加,其主要意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能力。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是现代诗人江河的代表作,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人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之一。“意象”即“意境”(见《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对“意境”的解释为“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象是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朦胧诗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页,而赏析朦胧诗中的意象是提高艺术修养的最佳途径。

在引导学生赏析朦胧诗中的意象时,我先向学生介绍朦胧诗产生的背景。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当时压抑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人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面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精神始终昂扬着。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回忆马致远的《秋思》,文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那么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呢?学生有了意象的感性认识,知道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星星”。联系当时的背景,诗中的星星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这两个问题是课后的习题,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具有相同的韵律。通过意象的变化体会诗中的情境、意味发生的变化是品味这首诗的难点。

诗的第一节“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鸟落满枝头/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湖、萤火虫、春天、睡莲、鸟、白丁香”一系列美好意象的叠加象征着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春天般温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正是作者向往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这些意象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但诗中“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等意象却是那么生动。

诗的第二节由“谁不需要……谁还会……”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意象也随着发生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本节诗中的意象是“冰雪、冻僵的土地、颤抖瘦小的星星”,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它象征着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意象的对比,显出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更让人于温柔的静穆中体验了咸涩的况味和沉重,给这首诗蒙上一片迷悯与感伤的情调。

诗中最后四句又恢复第一节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再次用“飘动的旗子、火”这些意象来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中,通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当然更主要的是体会作为“文革”中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诗人江河胸中英雄乐观的浪漫精神的个性化色彩。

要懂得欣赏诗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把意象融入诗歌教学中,还得培养学生对阅读、朗诵诗歌的兴趣,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等等。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引导学生赏析朦胧诗中的意象──《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