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把握全诗主旨。
2、学会比较阅读。
3、揣摩诗句,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联想和想像,以意驭情,强化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自然万物,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意,令无数诗人为之讴歌。
二、《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一生写有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可惜他宏才初展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他的墓碑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学生朗读诗歌。
3、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把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比作大自然的歌声,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4、诗中怎样表现虫声之美?
衬托: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
冬日的寂寞冷清、人们家中的温馨。
三、《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30岁时,因思想极度矛盾,精神忧郁,自杀身亡。
2、反复朗读诗歌。
3、请归纳这首诗每一小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在轻轻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夜的静谧、月色的美丽。
4、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
学生以小组单位自主活动,答案不求统一,只求感悟独特。
四、拓展比较
与郭沫若《静夜》相比,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自主发言)
预设:
相同──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光。
不同──《夜》:描写眼前实景,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
《静夜》:在写景基础上转入想像世界,引发对理想境界的遐想。
五、课堂小结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无论济慈、叶赛宁,还是包括我国诗人在内的许许多多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并通过诗歌表现出来,渗透着自己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着生命的底蕴,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熟读这两首诗。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