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昏 yūn( ) 夜 yīng( ) 微 yàng( )

2、《蝈蝈与蛐蛐》作者是 ,他是 的浪漫主义诗人。

《夜》作者是 ,他是 诗人。

3、《蝈蝈与蛐蛐》和《夜》都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你还能再另外介绍一首田园诗吗?

阅读《蝈蝈与蛐蛐》,回答4~6题:

蝈蝈与蛐蛐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4、请找出诗歌中描写盛夏景象和严冬景象的诗句,并说说这些环境描写对写“蝈蝈与蛐蛐”有什么作用?

5、请赏析诗歌最后一句“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6、诗歌只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可为什么诗人却说成“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二、探究拓展训练

阅读短文,回答7~10题:

夜雁

郭 风

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这些日子里,我常在夜间很迟时刻回到村里去。月色都很好。我对于这村野的冰冷的月夜,深深地喜欢了;感到寒夜的月光,照着山间的村路和溪边的小径,格外明亮,有一处很深的情意。

溪岸上有许多乌桕树和梅树。树叶大都脱落了。月影树影照在溪岸上,照在水上,多少次夜深时刻经过这里,心中都很感动,感到都有一种吸引力,感到这里好像一册书或一幅画,能令我百看不厌;感到每看一遍,都觉得中间含有新意,使我有新的领会,都打动了我的心呵,此刻我从乌桕树和梅树的赤裸的枝桠间,望见月亮正在从一堆松散的、发亮的、柠檬黄的浮云间运行过去;望见天边的北冕星座,此刻当真好像一顶缀着宝石的王冠;望见月亮和星光中间,天空显得非常深,非常辽远。

夜已经很深了。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当我走到村前的石桥上时,我忽地望见辽远的天空中,好像就从北冕星座和大熊星座之间,有一陈排成一字形的雁群,接着又有一陈排成人字形的雁群正在飞行过来;我不觉站在桥上,望着它们。我看到它们镇定地、从容地,在月光下飞行在自已的征程上。

一刻间内,我的心好像深深地受到鼓舞,我的心中不觉深深地有所思考起来了,当我走回到村里时,我在月光下站了一会,忽地看到石桥、草地和溪边的赤裸的梅树、乌桕树上,都已凝结着浓重的白霜。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夜晚,下霜了。

7、本文写了许多夜色下的景物,可作者为什么要以“夜雁”为题?

8、请谈谈本文给你的感受。

9、找出文中你所喜欢的描写夜景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10、去感受夜色,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一下你眼中的夜色。

【参考答案】

1、晕 莺 漾

2、济慈 英国 叶赛宁 俄罗斯

3、略。

4、盛夏景象:“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冬日景象: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等句。诗歌将蝈蝈与蛐蛐的歌声与环境对比,从而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5、最后一句这是诗人的联想,他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6、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况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7、月光下的一切虽美,但这一个晚上作者看到的雁群是那么的镇定、从容地飞在自己地行程上,这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使他受到了鼓舞,而这正是作者这一晚中最大的收获。

8、郭风的文章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色。同时也蕴涵了作者在冰冷的环境中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心境和决心。

9、10、略。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