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及中心论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阅读、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1、回顾作者:
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了解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写于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依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提示:
⑴ 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⑵ 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⑶ 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① 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②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明确:“合理的生活”指什麽?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2、掌握字词:(小黑板)
旁骛(wù) 亵(xiè)渎(dú) 断章取义(yì)
言行相顾(gù) 强聒(guō)不舍 佝(gōu)偻(lóu)
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亵渎:轻慢,不敬。
骈进:一同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
3、细读课文,思考:
⑴ 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⑵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⑶ 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三、探究赏析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理解不同的职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四、拓展延伸
1、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梁启超所提出的“敬业”精神?
2、作为学生,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敬业乐业”的理解
五、小结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为自己的使命而努力,无论我们将来干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做到“敬业”,并努力达到“乐业”,这样才能活出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
六、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七、板书设计
以字词为主,随及板书。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