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基演练

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打好基础是过好学习的第一关!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旁骛( ) 强聒不舍( ) 亵渎( )

骈进( ) 禅师( ) 厌恶( )

2、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字完全正确的是( )

①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 ,便是敬。

②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 易明。

③ 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 有无业游民,……没有办法。

④ 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 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A、骛 致 唯 妄 B、鹜 致 惟 忘

C、骛 至 惟 妄 D、鹜 至 唯 忘

3、根据词语解释,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

② 道理极容易明白。 ( )

③ 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 ( )

④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

⑤ 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努把力下面的能力提升题我也会做好!

4、这是一篇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讲而写的演讲词,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作者先后在文中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5、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二、实践应用

学习了知识,你会用吗?一定行!

6、文章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我当木匠的做好一张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三、探究迁移

再加一点油,课外延伸题我也会作!

阅读《发问的精神》,完成7~10题:

①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②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④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以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⑤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7、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意思是( )

① 自以为是 ② 墨守旧说 ③ 审问

A、①正确 ②黑色 ③慎重

B、①正确 ②墨子 ③详尽;细密

C、①这;这个 ②黑色 ③慎重

D、①的确 ②墨线 ③详尽;细密

8、节选的这段文字可以看成是独立成篇的驳论文,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反驳了什么论点?(可以引原文,也可以自己归纳)

9、根据你对第⑤段的理解,谈谈“两脚书柜”是什么意思?

10、作者在反驳了错误观点之后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四、中考网点

提前探究中考题,你想试试吗?

11、按要求默写:(山东烟台市中考题)

⑴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⑵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⑶ 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

⑷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⑸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⑹ 疏影横斜水清浅, 。(《山园小梅》)

1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⑴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⑵ 《己亥杂诗》中表明龚自珍虽然辞官回乡,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句子是:

, 。

这两道题都是对古诗文的识记与背诵情况进行考查,但是难度不同,11题只是要求能准确书写出上下句即可,如果能熟读诗词,做好不难;第12题不仅要求能背诵原诗,而且要求能理解诗词,必须认真审题。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收诗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则泛指河流。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这道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当中不断积累,方能轻松应对。

【参考答案】

1、wù guō xiè dú pián chán wù

2、C

3、断章取义 理至易明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不二法门

4、作者在文中先后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5、“人类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6、此题为开放试题,主要激发同学们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分歧点在于课文中是针对本职工作而言,拿破仑的话注重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要能不断追求,不断创新,有更新更高的目标。

7、B

8、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自己归纳,只要意思对即可)

9、比喻人和书柜一样,只会装书本上的死的知识和道理,而不会动脑思考。(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10、不要让智慧之门永闭;不要盲目地让别人带着走;不要只做两脚书柜。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得能发问,勤发问。

11、⑴ 山随平野尽

⑵ 千里共婵娟

⑶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⑷ 谈笑有鸿儒

⑸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⑹ 暗香浮动月黄昏。

12、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D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