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傅雷家书》中一些人名由于历史原因只能用XX来表示,这次,一律恢复原貌。因此,当时曾被覆盖的诸如傅雷先生对于周扬、茅盾、老舍的看法也在书中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傅雷家书》,作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报国情感、人生哲理、艺术见解的范本,自1981年三联书店推出第一版以来,20年间,已经先后刊印了5个版本,共发行113万余册。据悉,在三联版《傅雷家书》合约到期之后,今年初,《傅雷家书》“改换门庭”,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不仅如此,辽教版《傅雷家书》(以下简称《家书》)此次又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8万余字。与以往不同的是,这8万字并非前5版那样不断增补新发现的散佚书稿,而几乎是对以往人所尽知的“家书”的一次再发现。

从严父到慈父

“这次新增的8万字其实是原来父亲的信里一直都有的,但由于原来社会条件所限等各种原因,出版时被删掉了的部分现在补齐,恢复原貌。”傅雷先生次子傅敏先生这样解释新增8万字的来历。

据了解,三联版《家书》重在展现一位严父对孩子在音乐技巧、艺术情操、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更注重突出傅雷先生的人格魅力。“但是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通过细枝末节实现的。过去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精神层面,而忽视了自然流露的亲情。”辽宁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傅雷家书》责任编辑柳青松说。因此,此次再版书中在69封信中补全了被删掉的饱含深情的段落。而这些在当时是被作为小资产阶级情调而无法出版的。

于是,在辽教版《家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这样的写实文字:“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天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此外,还增加了傅雷先生的信11封,其中也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恢复了傅雷先生的舐犊之情,完成了一位“严父”到“慈父”形象的转化。

此外,原来书中一些人名由于历史原因只能用XX来表示,这次,一律恢复原貌。因此,当时曾被覆盖的诸如傅雷先生对于周扬、茅盾、老舍的看法也在书中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母亲的职责

老版《傅雷家书》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傅雷家书》所收集的都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给在国外学音乐的长子傅聪的信。而此次新版《家书》除了增加傅雷先生的11封信之外,还收入了傅雷夫人朱梅馥给傅聪的25封信件。

“其实傅雷夫妇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是有分工的”辽教版《家书》策划人之一、曾最早把傅雷译文推向读者的江奇勇先生说,“父亲负责孩子们在文化、思想、音乐方面的教育,而母亲负责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的教育。”由此,读者可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一位有知识、有涵养的母亲是怎样在琐事中教导、照顾生活在国外的爱子的。在这25封信中,涉及了洗照片、洗衣、做饭(甚至给媳妇抄了菜谱)、叮嘱儿子吃维生素B片、恋爱结婚、思念等等,都在日期旁边用号标出。“在今天国人讲求出国‘游学’的背景下再来看这些文字,对于父母应该怎样使国外的孩子健康发展都是很有益处的。”柳青松说。

幸运的发现

除了上述通信之外,还有两个小故事不为人知。

与以往傅雷先生单向说教不同的是,书中还收录了文革抄家后残存的6封傅聪家信,作为“不是前言的前言”,并加上原有的傅聪兄弟间的3封通信一起体现了家书的完整性。据傅敏先生讲,这些信由于傅聪认为“那时我懂什么啊”,因此一直没能发表。但傅敏以“你现在看到原来的不足说明你进步了,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步登天”为由终于说服傅聪,这才得以出版。这与父母的家书一起形成了一部亲子互动的范本。

傅聪先生还特别强调,辽教版《家书》新收入的傅雷最后一封家书也弥足珍贵。据他推断,这封傅雷给儿媳弥拉的英文信写于1966年8月,后来傅聪没有找到这封信。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子善教授意外地在香港《明报月刊》1968年3月号上发现了这封信。原来,一次林行止采访傅聪时拿走了这封信,他写报道时并将其译成中文后刊发了。收到新版中的是由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重新翻译的。傅敏说,傅聪对父亲在这封信中流露出来的“悲凉之情印象很深”。在这封信写完三星期后,即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饮恨自尽。

而且,再版的《家书》除了重新发现的这8万字之外,还由傅敏先生添加了近2万字的注释,对于通信的背景、语境进行了有效的提示。不仅如此,傅敏先生在注里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写注释的时候,我感到好像又在和爸爸对话一样。”

封面为什么这样红

此书内容的复原、佚文的增补、旁注的添加都是皆大欢喜之事,但是在装帧设计上却出现了分歧。

据了解,三联版《家书》虽出多个版本,但设计都以素雅为主,白底黑字,别无旁物,即使有名家手绘作插图,也是寥寥几笔,颇有“山中高士晶莹雪”之感。而辽教版《家书》却突然“热闹”起来:新增全家不同时期照片150余幅外,文中还穿插有手稿书影,书眉处也精心设计了书名、年代提示等。

“我觉得设计俗了。”傅敏先生说。

确实,仅从封面上看,两版就风格迥异。辽教版《家书》一反素雅传统,用铁锈红做为主调,封面上选取了中英文对照的两封信叠加在一起,另外,还有两个大大的法文“PAPA”在上面。“信的开头都写是‘亲爱的孩子’,这样设计,就是要突出家庭温馨的感觉。”参与装帧设计的止庵先生说。

无论设计者对于读者心理设定是怎样的,一本书是否受欢迎还要等市场来回答。毕竟,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阅读取向和定位。内容如是,装帧设计也如是。据悉,除了出版《傅雷家书》外,辽宁教育出版社还将于本月底推出我国第一部集傅雷先生作品大成的《傅雷全集》,以此迎接傅雷先生的九十五周年诞辰。

──摘自《科学时报》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被历史覆盖的8万字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