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一个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的故事,令人感慨良多。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在朗读中逐步进人情境,体会文章中的美好情韵,逐步领略到文章中的深层意味。
【教学建议】
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在朗读中逐步进人情境,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在了解小说要素的基础上,把小说的学习推进到欣赏评价阶段,这其中蕴涵了有益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小说细通过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烘托人物的方法。
2、品味有特色的语言。
3、通过学习本文,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其人生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读程序】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带刺的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刺痛中绽放异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二、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
⑴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闹 掺杂 给予
⑵ 积累词语:
厚实 一落千丈 朦朦胧胧 茫然
驱除 没头没脑 日甚一日 乖巧
2、再次浏览课文,以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
例:可概括为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3、如果你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你可能会给它取什么名?你喜欢小说现在的题目《孤独之旅》吗?为什么?
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如让学生自由命名,可以从很多角度入手,如:介绍人物(主人公),概括内容,渲染环境,揭示主题,引起悬念等。作者却独独选用了“孤独之旅”,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⑵ “孤独之旅”,实际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对杜小康放鸭生活的一个概括。
⑶ “孤独”充满字里行间,渗透了杜小康放鸭的全部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
请学生找出体现“孤独”的语句,并注意体会。
(本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描写进行分析品味的能力。)
三、结束语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
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自读思考】
1、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你能体会出其中的用意吗?
明确: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2、读小说第二部分,品味杜小康在这场暴风雨中的表现。选出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品评他“长大了,坚强了”的形象。
明确:如“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少年杜少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出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3、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
(此题可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讨论、交流。)
4、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
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