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小说是怎样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本质和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一个小市民家庭内部兄弟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以金钱为基础,并以金钱为转移的冷酷无情的关系。因为争占遗产,亲弟弟变成了“全家的恐怖”,远远地被打发到美洲去;一听说他有了钱,就又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他的信也成了“福音”;而当他穷困潦倒,落魄归来时,就又比“瘟疫”还令人恐怖,“至爱亲朋”避之唯恐不及。这种阶级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菲泊桑以几千字的一个短篇小说,就入木三分地把它表现出来了。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菲泊桑的墓前演说中曾说过:“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令人永难忘怀的艺术珍品。

2、反复的作用:

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两段近乎相同的文字: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这两段文字实际是一幅画面,描述了一家人效仿上流社会人们的打扮到海边栈桥迎候于勒的情景。作者在这里不动声色地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而画面却声色俱备,耐人寻味,犹如一幅剪影,凝固却又流动,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的心暴露得彻底无疑。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我的叔叔于勒》重难点讲解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