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在语言运用上的示范性意义不言而喻,社会对其规范性的要求可想而知。笔者认为,一些在语法上有可能出现争议的句子,在初中课本中出现不是太妥当的。但是我看了初中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老人教版初中五册《语文》课本,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皆入选),对其中的一些句子颇有疑惑,现列出来,以望求得指教。
1、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当”,《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正在(那时候、那地方),当,从时态上看,属于进行时;以后,属于完成时。二者时态不一致,显然不能一起出现。如一起出现用“当……以后”的结构,那这个句子中“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可以改成“正在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明显矛盾。
笔者认为,这个句子改成“在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或“当你找到某种答案时”,就没有这样时态矛盾的问题了。
2、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虽然是引用“有人这样回答”的话,但后文接着是“对此我完全赞同”。所以应该考虑这句话值得“完全赞同”的理由了。显然这样的看法不合事理。不仅没有哪个人能精通各种知识,而且没有精通各种知识的人却成了大事的人比比皆是:如爱因斯坦就不一定精通古代史,霍金不一定就精通插花……况且生活也不可能有“精通各种知识”的人。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谁是靠“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精通了各种知识”而成了“一事”的人。这句话若对它“完全赞同”,显然太绝对化了。
我想,这句话根据前后文,可改成“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插花,各种知识都有所涉猎,就有可能更有助于自己的成功”,这更合逻辑些。
3、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是因果复句。因果复句的要求分句之间的确存在因果关系,但这一句,“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的“前因”,能否导致“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的后果呢?“因果”乃“前因后果”,显然“加力”在前,“出汁”在后。另外我们再看看这个仿照其结构而编造的一个句子,“因为电饭锅用来把米做成饭,所以它在锅内全面加热”,这句中有无因果关系?
4、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这个句子在语法上值得推敲。2002年湖南长沙中考卷的病句辨识题中属于有语病的一句: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这句“病”在“两面对一面”。2001年全国高考卷的病句辨识题中属于有语病的一句: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知识在起决定作用”其实就是知识的多少在起决定作用,这句须改为关键在于让大家有充实的知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关键”在句中的意思是“对情况起决定的因素”。而“如何运用知识”句含有知识运用得好、坏之分,甚至还包括不运用。后两者能成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且“真正关键”中“真正”完全可以删去。根据前后文,笔者认为这个句子应改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好知识”或“能否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5、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这段话中是两个独立的句子。古登贝尔克的自言自语后用的(?”)就相当于一个句号,这样“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成了独立的一个句子了。一个句子,要求结构完整,但这句话少主语,“由此”后加个“他”,比较规范。
6、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此”,显然指代的是“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但这句话令人疑惑的是:到底是他(罗兰·布歇内尔)一个人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还是游戏机的革命以他(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为契机而开始的了?不知游戏机的历史的回答是什么。
7、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
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灵感”的特点是突然产生,这段话中“如此非凡的灵感”的“灵感”也有点给人“突然产生”的感觉。“如此非凡的灵感”指的什么?
“如此”为近指,在这段话中的意思应指“上文提到的情况”,但这段话上文只讲了他们是创造的宇宙里
“光辉灿烂的明星”,并没有讲到底是怎样的灵感。这段话,前半节以“创造力”为话题,后半节就突然成了“灵感”了。即使“创造力”与“灵感”很有联系,但二者绝不等同。这段话中,“如此非凡的灵感”
应需要前文必要的铺垫。文气才更顺畅。不过“灵感”即“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其特点为“突然产生”,但课文中这样说成“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这就让人理解为“灵感”是“逐渐”产生的了,这与生活事理有所矛盾。而课文这句话中“一闪念的想法”倒具有“灵感”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将原文中的“灵感”改为“创造力”,这样,前面提到的问题,都不存在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确是一篇颇具启发性的好课文,进入初中教材也好多年,但以上句子,在笔者看来,在语言规范运用上如要对初中学生取到示范作用的话,应当值得商榷。根据注释可看出,本文原为英文作品,后翻译成日文,我们课本所选译文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在转译的过程中有无信息的逸散或误会呢?在信息十分发达的今天,这么一篇好文章,为什么不直接从原文翻译过来,反而要用转译呢?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语病累累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