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一开篇就很亲切、自然地提出了问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下来,作者并没有沿着这个思路谈问题,而是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从而引出“格物致知”。在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明了它的正确性之后,着重指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紧接着作者从教育的目的,《大学》里提到格物致知的目的两个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然后以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一次“格”竹子的事例来说明中国古时的读书人对实验的态度,并剖析了产生这种态度的根源。以王阳明为例也说明了这种根源对中国古时读书人的影响非常深,因此,作者也就有在此谈问题的必要性。从而也就否定了古时的观点──“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作者说它“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那么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呢?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谈了该怎样格物致知,即该怎样实验和它的重要性。然后回应在开篇提到的问题,指出中国学生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重理论,轻实验,重思维,轻动手的现象和这一现象的弊端,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这就更有说服力和可信性。
在最后一段,推而广之,作者进一步指出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这就加深了文章的意义。至此,作者就水到渠成地指出,对几千年前提到的格物致知不但要重新体会其意义,而且在当今社会里,格物致知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要改变传统的对格物致知的认识,要让新的对格物致知的认识──实验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分析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