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积累字词以及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同时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层含意
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口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4、理解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族命运和热烈情怀和深刻思想
【学习重点】
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言语,使学生充满自豪感,自信力
【学习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自主预习案】
1、注音
慨( )叹 省( )悟 诓( )骗 诬()蔑 脂( )粉
脊( )梁 抹( )杀 抹( )布 拐弯抹( )角
前仆( )后继 状元宰( )相 搽( )粉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 渺茫: 怀右伤今:
为民请命: 自欺欺人: 舍身求法: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 ,原名 ,字 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小说 本文运用 的论证方式,采取 和 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鲁迅先生针对当时部分人的观点
,进行批驳,首先直接反驳,敌方信“地”信“物”信“国联”失掉的是 ;求神拜佛,发展着 接着间接反驳,指出“ ”,歌颂中华民族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筋骨和脊梁”,鼓舞人民的自信心
5、“中国人”一词在文中共用了几次?找出来辨析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新世纪,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配乐朗读)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3、想一想
①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
③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④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⑤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
(二)合作交流,小组探究
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1、第1段 “公开”一词的含义?
明确: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
3. 第3段中“他信力”的表达效果?“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
明确:
4.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明确:
5、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
品读讨论探究第6—9段: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
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
B、“拼命硬干的人”:
C、“为民请命的人”:
D、“舍身求法的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明确: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明确:
4、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①从人数上看:
②从特征上看:
③从处境上看:
5、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
“脂粉”:
“筋骨和脊梁”:
“状元宰相” :
“地底下”:
(三)欣赏品味,犀利语言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
3、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五)学一学,仿一仿
1、写一写
品味下边概括“中国的脊梁”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
2、亮一亮
亮出自己的仿写成果,共同提高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1.语段的敌论点是:;敌论据是.
2.“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4.上面语段中的“他信力”具体是指.“自欺力”具体是指
8.“一味的求神拜佛”有什么害处?
9.对文中画线句子“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二、课外语段阅读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答:
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 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
答:绊脚石
垫脚石
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4 分 )
答:
【课内探究案】答案:
3、想一想
①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③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④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⑤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仿词)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
(二)合作交流,小组探究
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1、第1段 “公开”一词的含义?
明确: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见不得人的事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3. 第3段中“他信力”的表达效果?“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
明确: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将敌论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逻辑力量
含义:指下文“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路
4.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明确:这句话也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在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
5、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品读讨论探究第6—9段: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
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B、“拼命硬干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C、“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 、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4、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①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②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③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5、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三)欣赏品味,犀利语言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中国人)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所有中国人)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所有中国人)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五)学一学,仿一仿
1、写一写
【拓展检测案】答案
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点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偏概全
4.信“地”信“物”信“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故伤今
8.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自已
9.D
文章《善待挫折》阅读答案
.举例论证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不能删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
26.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27.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举例略(只要与观点相吻合即可)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素质教育新学案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