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设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多种角度〗

可以从文章的联结点入手: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理清文路,把握课文的某些联结点,诸如一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段,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禅益的。比如,在教学《香菱学诗》时,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课文中作者抓住“笑”来描写香菱(十三处)、黛玉(五处)、宝玉(三处)、宝钗(三处)、探春(五处)、李纨(一处)、众人(三处)的形象,揭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只要我们通过各种问题的恰当巧妙设计,就一定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要有延展性〗

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同题材的作品,让学上去读同一种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同一时代背景的作品,让学生去读关于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

例如:我在教学曹雪芹的小说《香菱学诗》这课时,我要求学生去读《红楼梦》,从中了解与本故事有关的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语境体悟法〗

创设语境,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带动字词的理解,这比单纯讲解字词要生动、有效得多。如一教师教学《香菱学诗》一文,在品评香菱这一人物时,教师先列出几句香菱带“笑”的句子:

1、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2、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3、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4、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然后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句,并根据当时的情境,在“笑”字前添加一个修饰语。

……

通过这样加修饰语的语境创设,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再现当时情境,使学生体悟到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香菱的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优化策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香菱学诗》一文,在讲授前我设计了如下预习题:

1、结合判词讲述香菱的遭遇。

2、体会探讨三首诗的内容并作出评价,明确香菱学诗成功的过程和写作咏物诗的要领。

3、《红楼梦》开篇不久就写到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就预示书中的青年女子悲剧的结局,既然是女性的赞歌,为什么创设这样的结局?

4、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林黛玉主要是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的性格,与本文的性格大相径庭,你是怎样看待林黛玉这种多变的性格的?

5、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但在《红楼梦》中作者却安排了她与薛蟠生活在一起的情节,从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这五个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来自行组合。这样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在语文课堂上架起一座通向课外学习的桥梁·延伸扩展──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不能只见眼前的课文,被他所囿而不思其他。要认真审慎地在课内选几个知识点,结合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拓宽扩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与课外阅读、与自然和社会广泛联系,将语文学习的空间延伸到生活的广阔空间,从而使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甚至是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引导学生从有限的语文课堂走向无限的知识海洋,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引导学生学一课去读多篇,学一点去带一个面,不能只围着课文转,要增加容量以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如学习了《香菱学诗》后,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然后以自愿形式组成几个学习小组研究《红楼梦》的某一方面,对这部巨著中蕴含的经济学、政治学、建筑学、风俗学、诗词学、对联学以及酒文化、茶文化等方面广博的内容分别作研究。在此基础上,让大家交流学习研究心得。

〖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方法浅谈·网络探究法〗

网络探究学习法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两位教授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首创,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运用网络探究法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这个意义我想比学习内容本身的意义更加重大。

如在学习《香菱学诗》时,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对黛玉和香菱的性格及命运有个初步了解。在阅读全文后围绕问题探究: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黛玉的教学方式有时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香菱的读诗写诗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发?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全班展示,通过展示点评,使学生对文章及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同时也更一步地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香菱学诗》教学杂谈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