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她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这首抒情诗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其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等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在艺术上,它亦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一些意象来间接地表现情感。例如:用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等象征祖国贫困落后的状态。用胚芽、笑涡、黎明等象征新生祖国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诗言志”,志指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是一首诗的血肉,一首没有情感的诗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身躯。因而诗歌教学,不应脱离情感这条主线,要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精神,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像,通过诗中的情感唤醒学生心中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不应贴标签式地空洞说教,其目标实现是自然地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这首诗时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接受式局面,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

最后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了解朦胧诗的特征与创作背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领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在读中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读中质疑探究、有所发现。用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去思考理解。

【教学方式】

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要一改以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宜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去解读文本,真正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1、以读为本。本诗写得感情真挚,适合吟诵,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获得对诗歌深层意蕴的理解。

2、注重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创造发现。鼓励学生质疑探究。

3、教学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的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4、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避免上成纯知识传授或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构思】

1、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趣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可以多样化。可由舒婷这位诗人相关资料导入;还可由诗中新颖的意象或创作背景导入,或温故知新,回忆上学期的《星星变奏曲》导入。无论哪一种导入形式,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兴趣。

2、感情朗读,品读探究诗歌韵律、情感和诗意:

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更适宜诵读。诗歌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

在探究学习本诗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字:读。首先是速读,整体感知诗歌韵律、情感、诗意。其次是品读,只有品读细加揣摩,方能体味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揣摩本诗新颖的意象。这其间教师要指导朗读技巧:要读出感情;要读出轻重缓急的节奏;要读出意象。

3、探究学习,品析语言美和意象美:

本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则,学生分小组品析诗歌中最精彩的诗句,小组内自由发言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思维。

4、读写创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一节课时间虽有限,但我们可让学生探究热情不减,把视觉延伸于课外阅读中。师生同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用阅读本诗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爱国诗篇,去走进舒婷,不断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