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醉朗读
师:请同学们用赞叹的语气把题目读出来。
生(齐):那──树──啊!(饱含赞美之情。)
师:找出文中赞美“那树”的句子,用类似的感情读出来。
生1: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语气舒缓,重读“立”字,表现那树的坚毅。)
生2: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语调轻柔,读出那树对人的荫庇。)
生3: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美美地读,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
生4: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语气铿锵有力,表现那树的执著、坚定。)
生5: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重读“通灵”、“先”,体现那树的善良。)
师:下面用痛苦的语气把题目读出来。
生(齐):那──树──哟!(饱含痛苦无奈之情。)
师:找出文中表现“那树”痛苦无奈的句子,并用类似的情感读出来。
生1: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读得非常沉重、缓慢,表现那树的痛苦遭遇。)
生2: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读出激愤之情。)
生3: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把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读得无限痛楚和无奈。)
生4: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读成降调、轻声,表现那树举重若轻,坦然领死。)
生5: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读得庄严、肃穆,像给那树唱挽歌。)
生6: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三个“一层”和“闷死”重读,表现那树的无限痛苦和悲哀。)
师:同学们再从文中找出人类对“那树”愚妄无知的句子。
生1: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读出浓重的疑惑之情,表现人类的浅薄无知。)
生2: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重读“咬”、“嚼”、“白森森”,表现人类的凶暴。)
生3: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读成欣喜状,表现人类的浅薄、势利。)
生4:两个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用沉重语气读,表现人类的残忍,作者的愤恨。)
师:通过对课文多角度的朗读,你领悟了什么?
生1:我读出了作者沉痛、悲愤的感情
生2:树是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生存之本,舍弃它,我们就如无源之水,将失去生机与活力。
生3:那树是奉献者,但它的结局是悲惨的,通过这种因果错位,我看到了现实中也有奉献者不被理解,他们是痛苦和悲哀的,让我想到了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也是悲凉的奉献者。
生4:我看到文章反映的是人类的发展与大自然的矛盾。
生5:我看到作者在倡导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揣摩词句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词句加以揣摩。
生1:作者不厌其烦,不怕有重复之嫌,“立”字几乎是连用6次,突现那树的傲然雄姿。
生2:连用6次“立”,一方面说明树的古老,另一方面和后面的一个“倒”字形成对比,既表明它坚强,又表明它有脆弱、悲惨的一面。
生3:“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表明人类不断蚕食大自然,索取大自然,那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生4:“灰白色包围”、“碾进灰色”说明那树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生5:“于是鸟来了,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表明那树对自然、对人类的佑护。
生6:“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大地”、“沉默”、“暗中”表现了那树默默的奉献精神。
生7:“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表现了那树愈挫愈勇、无私、宽厚的性格。
生8:“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表现那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生9:“诗意”一词,传达出那树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生10:“听见老树叹息”,我仿佛听见那树对人类行为的抱怨和无奈。
生11:“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造,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这是那树对人类毁树的一个小小惩罚。
生12:“咬”、“嚼”、“白森森”,再现了人类屠杀大自然生命的图景,从听觉视觉上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
生13:“那一蓬蓬叶子依旧绿”中“依旧”说明了那树无论在怎样的险恶之下,总是表现出它应有的生命状态。
三、关注细节
师:那么文中的细节是否也承载了我们体验到的意义呢?
生1:“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旋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这一细节的深意在于“那树”曾经作为人类的图腾和庇护神,暗示后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那树的矛盾冲突。
生2:“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人类面对温情奉献的“那树”,不仅不知报答,而是榨取它最后的价值,多么功利的人类啊。
生3:“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多么传神的细节!一方面表现“那树”千百年来与其他物种共生共荣,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表现它的善良,它在临死之前还荫庇朋友。
生4:“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细节。蚂蚁失去树后失去了家园,那么失去地球上伙伴的孤独人类,最终也将失去生存的家园。
生5:“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这一细节的内容是丰富的。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是“那树”永远的生命信念:“那树”的贡献是徒劳的,是令人悲哀的;面对痛苦的结局,去乞求上帝的举动是那样孤苦无援。
四、比较阅读
师:刚才一位同学提到张晓风的《行道树》,同学们把《那树》与《行道树》比较阅读,一定会有一些新奇的发现。
生1:两篇写树的文章都具有象征意义,其意义都与奉献有关。
生2:《行道树》的思想性比较单一,《那树》的思想性指向比较丰富。
生3:《行道树》采用第一人称,便于进入树的内心世界,更利于抒情;《那树》运用第三人称,更加客观地叙述,更真切动人。
生4:《行道树》通过树的心理描述表现主题,《那树》通过树的品格与遭遇、专家的意见与作者的感情的双重对比突现主题。
生5:两篇文章都是借物写人,托物寓人。这是一种拟人的方法,这样写,人、物合一,相得益彰,生动形象。
师(总结):沉醉朗读,揣摩词句,关注细节,比较阅读,这种文本细读之法长期坚持,文学经典的美丽和智慧必将走进同学们纯真的精神世界。
【教后反思】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阅读能力的形成,尤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对母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慧心操作,具体落实到教学上即展开文本细读。
1、沉醉朗读,把握作品的脉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多么美妙的天人合一的读书境界,那琅琅的读书声可以穿透风雨,甚至穿透语言本身,形成一种精神的召唤。是的,文字是思想的载体,但它如果处于一种静态,只能是许多符号的堆砌,其思想性、艺术性无从可言。只有通过朗读,通过目视,来一次心灵的对话,才能激活文本,文本才获得生命,其思想性、艺术性才能飞扬起来。
朗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在朗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此时的文本就成了读者心灵间的一个载体,交流与沟通汇集于文本一身,必然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观照而有所思。确实,通过对《那树》的多角度朗读,学生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悲哀、幽怨和愤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既多向又深刻。
2、揣摩词语,感悟语言的张力。词句是作品的组成材料,又是作品灵魂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作家没有一个不重视字词运用的。贾岛的“推敲”之炼字佳话,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得一“绿”字意境全出。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这些例子说明关键词句承载着情感、意境、性格、主题等,只有抓住词句学习,才是语文的本体学习、才不会出现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尴尬,才不会出现满眼声光电被多媒体所奴役的花里胡哨,才不会被几个不着边际的大而不当的问题所左右而架空分析。通过对《那树》丰富的词句品味,发现文本的词句都指向形象、情感、主题等,无一游离。
学生在体验揣摩词句的妙趣中,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钥匙,即通过对作为文本细部的词句的探幽发微,推求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关联,从因果联系中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3、关注细节,倾心于文本的对话。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迅速进入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引导学生对《那树》中蚂蚁搬家的关注,让学生领略了细节丰富的内涵:看到了那树的动人的爱心,震惊于物种与物种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的关系,深思于人类让蚂蚁失去家园,人类最终也将失去自己生存的家园。一位科学家说“人类最终将被自己的粪便窒息而死”,让人不寒而栗。细读以体验作者对大树、蚂蚁的深深敬意,和对人类行径的愤怒。
4、比较阅读,感受不同的文学风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我认为,比较阅读是阅读文学作品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那树》和《行道树》在体裁、题材方面有相近之处,提供了许多可供探究的地方,对于引起深度阅读大有益处。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可见,比较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强调鉴赏性比较阅读,就是主张让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并且在仔细研读的过程中,努力发现文本之间的细微差别,感悟不同文本的文学风格,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那树》课堂实录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