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顺畅朗读、疏通文段,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3、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背诵文言课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2、时代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名家品评:
清代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公孙丑下》首章起句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分3段。第1段说天时不如地利,第2段说地利不如人和,第3段专说人和,而归之得道者多助。一节高似一节,此是作文中度也。”
今人冯其庸在《历代文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一贯主张行仁政,反对当时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而进行的不义战争,在这一节文章里,他认为在战争中,得天时之利不及得地利之利,得地利之利则又不及得人和之利,孟子这里所说的‘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也即是内部的团结。同时,孟子又认为只有得道(指行‘仁政’)的人才能得到这种‘人和’,所以他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一定会得到胜利,失道者一定要失败。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卓越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⑴ 生字注音:
寡(guǎ) 夫(fú) 粟(sù) 戚(qī)
⑵ 词语积累: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比不上。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郭:郭,外城。
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句首发语词。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委:放弃。
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
2、理清思路:
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如下: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课文论证方式如下: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讨论解惑:
⑴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⑶ 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⑷ 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① 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② 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⑸ 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需掌握的有: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言课文;
2、论点及论证方法;
3、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寡( )助 夫环而攻之( ) 米粟( ) 亲戚( )
2、解释加粗字:
⑴ 得道者多助( )
⑵ 地利不如人和( )
⑶ 环而攻之( )
⑷ 域民( )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⑴ 池
古义: 。
今义: 。
⑵ 城
古义: 。
今义: 。
⑶ 兵:
古义: 。
今义: 。
⑷ 亲戚:
古义: 。
今义: 。
4、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⑴ 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⑵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⑶ 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疆域 固定 震慑
B、区域 固守 威吓
C、限制 巩固 震慑
D、限制 巩固 威逼
⑷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⑸ 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guǎ fú sù qī
2、解释加粗字:
⑴ 得道:是施行仁政。
⑵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⑶ 环:围。
⑷ 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⑴ 池,护城河、池塘
⑵ 城,城墙、城市
⑶ 兵,武器、士兵
⑷ 亲戚,内亲外戚父系亲属为内亲母系亲属为外戚、泛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4、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⑵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⑶ C
⑷ A
⑸ C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顺畅朗读、疏通文段,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3、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背诵文言课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温故知新〗
1、复习提问文言词义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资料下载〗
名家品评:
今人李炳英在《孟子文选》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评论:“此章说明有作为的人物的成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是没有安闲平顺的道路可走的。人们要能正视矛盾,经受折磨,奋勇前进,不在任何困难和失败下低头,经得起考验,才能炼就担当‘大任’的力量和本领。而艰苦的客观环境,正是培养和增长这种精神的有利条件。如果避免矛盾,畏难敬安,任运流转,那就会堕落腐化,自取灭亡。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在人如此,作为一个‘国’来说,也是从艰苦奋斗中成长起来的。”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⑴ 生字注音:
畎(qǔan) 傅说(yuè) 胶鬲(gé) 曾(zēng) 拂(bì)
⑵ 词语积累:
发:指被任用。
畎亩:间、田地。
举:举用,被选拔。
版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鱼盐:贩卖鱼和盐
土:狱官。
海:在海边(隐居)。
市:市井之间。
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
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曾,同“增”。
恒:常。
过:错误,犯过失。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喻:被人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在外面,指国外。
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也: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2、理清思路:
从结构上看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全文论证方式如下:
摆事实: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
推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讲道理:正面讲经历忧患的益处;
反面讲亡国的后果。
↓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解惑:
⑴ 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⑵ 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⑶ 第2段与第1段是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人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
⑷ 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⑸ 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对比见第三段末。另上一篇也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要掌握的有: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言课文;
2、论点及论证方法;
3、理解孟子的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思想。
〖同步练习〗
一、解释加点字
1、举: 。
2、土: 。
3、空乏: 。
4、所以: 。
5、人恒过: 。
6、而后喻: 。
7、法家: 。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亲戚畔之 通:
2、曾益其所不能 通:
3、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
4、困于心,衡于虑 通: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2、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3、孟子文章逻辑严密长于说理,试简要分析一下本文的论证思路。
4、简要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
5、“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种人?
6、第3段扣住第2段中的 四字,展开论证。
7、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成才要经受哪些挫折?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何待来年
戴盈之①曰:“什一②,去关市之征③,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滕文公下》
[注解]
① 戴盈之:人名,宋国的大夫。
② 什一:十分之一。这里指按田亩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征收租税。“什”就是“十”。
③ 去关市之征:废除关口市场的租税。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⑴ 今兹未能:
⑵ 或告之曰:
⑶ 以待来年然后已:
⑷ 斯速已矣:
9、翻译句子: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10、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能选择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解释加点字
1、举用,被选拔。
2、狱官。
3、使动用法,使……贫困。
4、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5、常。错误,犯过失。
6、被人了解。
7、有法度的世臣。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畔,通“叛”,背叛,叛乱。
2、曾,通“增”,增加。
3、拂,通“弼”,辅佐。
4、衡,通“横”,梗塞,不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1、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3、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般论据──中心论点。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
4、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5、“大任”指治理国家的重任;“是人”指第一段中列举的6位那样能承担治理国家重任的人。
6、“动心忍性”
7、常犯过失、思虑堵塞(内心苦闷)、别人不了解。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8、①年②有人③停止④就
9、请让我把它减少,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后再停止。
10、防微杜渐。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