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深dì()固zīzī()不倦jí()取

qiè()而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不言而喻–

造句:

②持之以恒–

造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课文开头非常精彩,以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维方式,接着又以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告诉我们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4.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C.因为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D.因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新的方法,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

5.不能说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的事例是

()

A.约翰·古登贝尔克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式机器。这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B.罗兰布歇内尔用电视接受器做实验,发明了对战型乒乓球游戏。

C.牛顿因成熟的苹果掉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D.麦哲伦于1519年出海航行发现了南美洲,并证明了地球是球型的。

阅读下面五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

(1)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3)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4)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5)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6)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7)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8)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9)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10)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6.本段文字的论点是

()

A.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C.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7.戴震幼时读书善于提出疑问的事例,直接证明了文段中的第________句话。(填序号)

8.作者认为,要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常常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

怀疑→□□→□□→□□

9.有人说,我们国内的教育把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把没问题的孩子教得有问题。对这一说法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北京市朝阳区2002)

(1)接连失了几回火,把院子里的几万担柴全都烧了。那柴烧得一块一块的,聚结在一起就像太湖石一般________。

A.五彩斑斓B.光彩夺目C.光怪陆离

(2)碧空的飞鸟,花间的蜂蝶,郁郁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又浮现在眼前。刚踏上南归的船,我已经________了。

A.心旷神怡B.心驰神往C.心荡神摇

(3)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罗列现象,也不是________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A.夸夸其谈B.口若悬河C.侃侃而谈

11.阅读议论文,完成(1)-(9)题。(本题14分)(北京市宣武区2002年初中升学考试)

①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坚持学习固然重要,积极求问更属难能。遇到问题时,既要向年长者去问,又要向年轻人去问;既应向资深的专家学者问,也要向普通劳动者问。向比自己年轻或职位低的人请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让我们看看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是怎么做的。孔子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问于人。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孔子这种精神呢?

②要做到不耻下问,首先应甲。学习知识没有虚心求问的态度是不行的。精通文学的人不一定精通历史,精通数学的人不一定精通物理,文理兼通者更是少见。学问是无边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年轻,可能缺少老年人的经验;如果你年老,可能缺少年轻人的敏感。任何领域都有许多尚未被你了解的知识,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虚心就可以发现你要学的东西,也只有你虚心才能学到你要学的东西。所以,不耻下问要从虚心的治学态度开始。

③要做到不耻下问,就要乙。聪明的人知道多问就会增长知识。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古至今人们无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智慧很多都来源于他经常地向下属和百姓请教。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与群下教》的文章,其中讲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余……意思是说:丞相府需要幕僚,就是为了汇集大家的才智来做好工作。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地位得失,不敢向下级求教,那么缺点和损失就会越来越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只有勤学、勤问,才能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

④要做到不耻下问,还要丙。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字之书。所谓有字之书即书本上的知识,无字之书是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就是我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获取的知识。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学到知识,就要会看、会听、会想、会问。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要领和窍门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向有实践经验的人求问,便能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⑤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赞颂。春秋时代卫国大夫孔圉死后,卫国国君授予了他很高的谥号–文。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圉也有错误,不应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孔圉为什么能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敏,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且不认为羞耻,所以国君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要提倡和发扬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要获真知识,必得口常开,遇事一问,必长一智,问能者、智者、强者,也问不如己者,知识学问才能不断丰富提高。

(1)用文中一个成语作本文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短语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善于求问B.勤于求问C.虚心求问

(3)第②③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三段文字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学到知识就要做到________。

(5)根据文意,第⑤段中画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古人尚能如此的古人指的是()(只填序号)

A.孔子B.卫国国君C.孔圉D.子贡

(7)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在下面句子上加以修改。

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字之书。

参考答案

1.蒂孜孜汲锲2.略

3.美国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知识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D5.D6.C7.6)

8.辩论、批判、修正

9.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11.(1)不耻下问(2)顺序是:CBA(3)第②③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证明中心论点。三段文字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要做到不耻下问先要从态度上虚心,虚心求问是基础,是前提,应放在首位;只有先虚心求问,才能做到勤问;最后还要掌握方法,善于求问是效果的保证。所以这个顺序不能颠倒。(4)会看、会听、会想、会问。(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C(7)例证法、引证法(8)我们要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9)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读有字之书,另一类是读无字之书。或改为:古人把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字之书。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