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文体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

3、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难点:

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与步骤】

一、导语

1、影片:

九·一八事变。

2、投影1:

1934年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行: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摘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社论

投影2:

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高声诵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3: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三、听录音,思考

1、找出“敌论”和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投影4:

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求神拜佛。

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投影5: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的论点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投影6:

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

现在──

延伸:举出历史上中国的脊梁(投影7)

明确:

4、结论:

理解“状元宰相”“地底下”。

5、小结:

本文结构(投影7):

敌论点论据:信地信物

信国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求神拜佛

反驳: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失掉的是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 中国的脊梁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四、再读课文,感知爱憎之情,领略讽刺的力量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既然为插入反动派胸膛里的“匕首”、“投枪”,力量从何而来呢?

1、讽刺的力量:

⑴ 找出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析内涵是否相同?

明确:一是部分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二是指全体中国人,三是自信的中国人。

⑵ 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那里,为什么?

⑶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总结:总之,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逻辑的力量:

⑴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⑵ 这种在证明“敌论”指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斥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

明确:归谬法。

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⑶ 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

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历史的、现实的事例。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语言的力量: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⑴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⑵ 仿造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投影8(仿拟):

1、第二天早晨,她们的头发上都结了霜。男同志们笑她们说:“嘿,你们演‘白毛女’都不用化妆了!”她们也笑男同志,“还说哩!你看,你们不是‘白毛男’吗?”(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2、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鲁迅《这个与那个》)

3、经验使我知道,我在受着武力征伐的时候,是同时要得到文力征伐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4、虽然未庄只有钱赵两姓是大屋,此外十之九是浅闺,但闺中究竟是闺中,所以也算得一件神异。……后来这终于从浅闺里传进深闺里去了。(鲁迅《阿Q正传》)

5、过去,不识字叫做文盲。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就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新时期的新任务。(《神州九亿争飞跃》)

6、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⑶ 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⑷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总结:语言尖酸泼辣,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

五、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丁“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20世纪带到了20世纪……2008年又将是中国的自信点!

投影10:自信自强的中国人(组图)

六、作业

请你来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