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语文(上)
期中综合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 rao) 星宿(su) 干涸(gu) 骈进(pian)
B.怒不可遏(e) 脚踝( huai) 睿智(rui) 扶掖(ye)
C.襁褓( qieing) 陨落(yun) 恪尽职守(g6) 阴晦(hui)
D.聒噪(gu0) 灵柩(jiu) 毗邻(pl) 枘凿(za0)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如鲠在喉 出奇制胜 性格粗犷 莫明其妙
B.助纣为谑 出人头地 消声匿迹 渎于职守 .
C.沽名钓誉 销赃灭迹 浅斟低唱 幡然悔悟
D.金榜题名 光阴荏苒 一股作气 豆蔻年华
3.下面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一下。(4分)
①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自己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③尤其是李明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第 句有毛病,应改为:____
第 句有毛病,应改为:____
4.与前面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感觉真奇妙。细细想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5.诗句填空。(9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 一。(刘方平《月夜》)
(2)鸡声茅店月,一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巧笑东邻女伴,________。(晏殊《破阵子》)
(5)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
(6)《观、刈麦》中写出农民为收麦甘愿吃苦耐劳的心理和艰难处境的句子是:
(2010.福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o(6分)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
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________!”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对于他没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朋友,你是哪一个呢?
6.请在原文的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10个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3分)
7.三个人对花的态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针对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IOO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o(42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11题。(12分)
①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②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③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③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⑤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⑥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⑦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放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8.选文抓住哪些特征描写于勒的外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9.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0.选文中画波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II.在给于勒小费这件事上,“我”和父母的态度迥异,请分别谈一谈你对他们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2-15题。(18分)
一棵树三堂课
查一路
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涎三尺地抬头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
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蛛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像我家门前男一棵桃树的果实。只要它还挂在技上,只要它还对他人存在着诱惑,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种青涩的滋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于是,我只好等待。等着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熟的果子是膏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鸭子往往也会飞。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1)涎( ) (2)窘( )
13.文章中写道:“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请结合原文体会“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突如其来的力量”。(3分)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三堂课”的具体内容,并分别指出“三堂课”给了作者哪些启发。(12分) +
14.“三堂课”的具体内容:(6分)
(1) –
(2) –
(3)-
15.“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6分)
(三)(2010.浙江温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
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
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
⑥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得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
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⑦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⑧“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晨欢颜?
⑨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廷。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何处去? 人手中向
④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略有删改)
16.阅读第⑤、⑥段,简要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3分)
17.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⑨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3分)
18’比较第⑥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得很茂盛,清早的露水(3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分)
19.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写作o (50分)
20.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或事、景与物。那么,请你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思想内容积极向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期中综合检测卷
1.B【解析】A项“宿”应读“xiu”,“涸”应读“he”;C项“襁”应读,qiang”,“恪”应读“ke;D项“聒”应读“guo”,“毗”应读“pl”。
2.C【解析】A项“明–名”;B项“谑–虐”、“消–销”;D项“股–鼓”。
3.⑦改法一:将“而且”改为“所以”。改法二:同学们不仅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④改法:“通过”与“使”
删去其一。
4.B【解析l仿写时应注意结构、句式需与上句一致,这样语句才能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词语的反复。
5.(1)虫声新透绿窗纱(2)人迹板桥霜(3)零落成泥碾作尘(4)采桑径里逢迎(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示例:①应该说刺中有花②虽然有刺,但花很美
【解析】要求补出第三个人的话,这句话应是在否定了第二个人话的基础上说的,第二个人突出的是刺,那第三个人突出的应该是花。
7.示例:①生活总会出一些难题,需要我们选择,需要我们解决。甘于平庸、陷于麻木的人,总是听任命运的摆布;悲观的人,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斗争的勇气;只有乐观的人,才能挑战不该害怕的,害怕应该害怕的,成为真正的勇者和智者。②悲观的人生态度是不健康的。悲观的人,看不到娇艳的花朵,只看到扎人的花刺;无视美丽,却放大了丑陋;不憧憬美好的未来,止步于眼前的挫折。悲观的人,只哀叹生命中的风霜雨雪,想不到拨开云雾,终见万丈阳光
18.主要抓住手和脸和局部特征;突出于勒生活窘迫,处境艰难。(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外貌描写的角度及作用的分析。从描写的部位分析其特征,从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等方面分析其作用。
9.强调了“我”与于勒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刻画了“我”既想相认,但迫于父母态度又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由选文内容可知,“我”幼小的心灵还没有被污染,“于勒”毕竟是“我”的亲叔叔,这种亲情是不可否认的,但迫于父母的态度,又存在不能相认的矛盾心理,回答此题可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理解。
10.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11.表现出“我”的单纯、善良和富于同情心;表现菲利普一家经济拮据;表现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自私、势利和无情。
12.(l)xian (2)ji6ng13.桃子的诱惑带来的冲动战胜了恐惧。
14.(1)爬树摘桃。(2)看管桃树。(3)等待桃子成熟,失去桃子。
15.(1)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2)财富是诱人的,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3)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6.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文化意蕴日渐消退。
17.“死”指希腊文与拉丁文已经不再使用了。“活”指汉语充满生命活力,仍在使用;或:指汉语一直在滋养着中国人;或:指汉语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连。
18.后者丧失了汉语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意蕴美、凝练美(简洁美)、含蓄荚等。
19.因为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生命中血脉相延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20,【例文】
我为生命喝彩我长大了,从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长到了16岁,迎来了如火如荼的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灿烂,生命的辉煌与壮丽,我要大声地礼赞生命,为生命喝彩。
我为生命喝彩。蚕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结为茧变成蛹,蛹破茧而出,化而为蛾,蛾产卵,卵为蚕,生生不患,代代相衍,这是多么豪迈的生命之歌。
我为生命喝彩。螳螂捕蝉,那是为了维持生命。当我看见雌螳螂交尾之后,竟大口吞掉自己的丈夫时,不禁为其残忍而震颠,而当我知道这样做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生命时,心中莫名地产生一种崇敬。这是何其悲壮而又惨烈的生命之歌。
我为生命喝彩。滚滚洪流中,有两个少年不慎落水叮。为救这两个少年,许多人连衣服都没脱就跳进了水中。结果,两少年得救了,而许多救他的人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高尚的生命之歌。
花谢了还会再开,月缺了还能再圆,但生命一旦终结却再也无法复生。生是一次,死是一次,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不会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惋惜而悲伤,恰好相反,我为生命只有一次而欢欣鼓舞,而引吭高歌。物以稀为贵,唯其一次,才显得崇高,才显得珍贵。我们每一个珍爱生命的人才有可能写出生命的辉煌赞歌,弹奏出生命的绝响。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状元成才路: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