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称,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通过阅读分析,我们将–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作驳论文的方法。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多舛,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

三、相关知识

1.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2.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3.《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编订,收入了1934年鲁迅创作的杂文。在这本杂文集的命名中,鲁迅用了“损形”的修辞手法,“且介”分别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即“租界”的意思。当时,鲁迅生活在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鲁迅以杂文集名告诉读者,这些杂文创作于“半租界的亭子间”,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无比愤懑之情。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字音字形

慨(kǎi)叹 玄(xuán)虚 渺(miǎo)茫 省(xǐng)悟

依赖(lài) 麻醉(zuì) 笼罩(zhào) 脊(jǐ)梁

摧(cuī)残 诬蔑(miè) 诓(kuāng)骗

2.词语注释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 课文中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也可以指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省悟]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舍身求法] 为了真理和正义而牺牲自己。

[光耀] 课文中指光辉,光大。也可以指光辉照耀(多用比喻)。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摧残] (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3.形近字辨析

摧:音cuī,作“破坏,折断”解,可组“摧残、摧毁、无坚不摧”等词。

催:音cuī,作“使赶快行动,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解,可组“催办、催生、催化剂”等词。

4.多音字辨析

省:读shěng时,可组“省长、省钱、省略”等词;

读xǐng时,可组“省悟、反省、不省人事”等词。

二、整体解读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从三个事实中概括出错误观点,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采用直接批驳的方式驳论证。

运用层层深入的方法,指出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抨击其卖国行径,直接驳论证。

采用间接批驳方式驳论点。

正面歌颂有史以来中国就有前仆后继勇敢战斗的人,揭露反动派罪恶行径。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

总结全文得出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上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三、问题研讨

1.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4.“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叫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5.“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6.与记叙文、说明文相比,议论文在写作目的、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作思维运用及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甲生:从写作目的看,记叙文是作者通过人、事、景、物来表达感情,以感染和教育读者;说明文主要介绍人们在对自然界、工农业生产、科技、艺术品等领域的研究当中所总结的理性认识,以提高读者的认识水平;议论文则以理服人,诉之于人们的理智,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

乙生:从写作内容看,记叙文所写的是人、事、景、物,并主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事件的意义,描绘景物特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说明文所写的是自然界的一切、工农业生产、科技及艺术品;议论文所写的往往是一定形势下,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尚待解决的各种问题。

丙生:从写作方法看,记叙文通过对人、事、景、物的记叙和描写,通过人物形象刻画和景物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析与综合,揭示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议论文一般是运用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形式,采用提出论点、组织论点、进行论证、作出结论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而驳论文一般的反驳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写法上,常破立结合,破中有立,立中有破。

丁生:从写作思维运用看,记叙文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说明文主要运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议论文则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

戊生:从语言运用上看,记叙文的语言通常形象生动;说明文以准确为主,或平实,或生动;议论文多用长句子,表达严密。

师评:大家讲得都很好。

四、语言品析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揣摩粗体字词的表达效果。)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验活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国民党反动政府软弱妥协,中国国土日益沦丧,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舆论界发出了“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之类的论调,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论调,鲁迅凭着对当时社会的洞察,撰发本文,无情批驳了这类悲观错误的论调,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激奋人心,振聋发聩。课外查阅有关资料,深入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认真体会鲁迅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挚的爱国精神。

最先与最后

鲁 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为人处世的金科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做发动战争的罪魁),“不为祸始”(不做制造灾难的祸首),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做的。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从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敢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了,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为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地,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失了走完预定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吧。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从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起敬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练习全解

一、作者反驳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观点,在反驳时所说的“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是针对什么现象而言的?

作者所说的“他信力”指的是相信和依赖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态,“自欺力”指的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前者是针对“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后来“只希望着国联”的现象而提出的,后者是针对这两个现象和“现在改为一味求神拜佛”的现象提出的。应当注意的是,“他信力”的所指不包括“一味求神拜佛”这种现象,因此,当由前两种现象改为第三种现象时,作者说“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这些现象都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和一些社会名流不是寄希望于中国人民,不是组织民众抵抗侵略,而是寄希望于其他靠不住的东西和大搞迷信活动,因此作者批判这是“他信”和“自欺”。

二、作者提出:“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课文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

作者对于自己提出的“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在文章中提出的论据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和“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三、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1.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这句话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被反驳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赅全的错误,因为根据双方都肯定的事实,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

2.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句话中的“状元宰相的文章”指的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地底下”指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这句话的含意非常丰富。第一层意思是,分析立论的依据主要不应当是别人的言论,而应当是事实。第二层意思是,分析立论的依据不应当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及其所认定的事实,而应当依据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事实以及他们的呼声。这个句子论述的是方法论的问题,论述的是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既批判了对方观察、分析事物的舍大求小、舍本求末,也指出了观察、分析事物的正确方法应当是看事实、看主流、看本质。第三层意思是就自信力的有无这个问题而言,同样需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为依据。而这一点,正好是作者反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依据,是作者自己的理论依据。

四、阅读附文,结合实际讨论:在改革开放日渐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应如何保持并增强民族自信力?

附文:

WTO门前的企盼与忧虑

汽车降价、家电降价、电信垄断被打破、价格同盟夭折……种种迹象都在暗示:随着WTO与我们距离的拉近,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应对了。

“‘狼来了’并不可怕,无非是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而已,经过这样的磨砺,企业不仅不会死掉,反而会使实力更强。”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周世俭研究员这样认为。国内的家电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洋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谁知道有长虹、康佳品牌?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充分竞争,这些国内家电厂家已经跻身为国际知名品牌,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企业没有走入“狼来了”的迷茫,却陷入“盲目打出去”的误区中。无疑,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国外市场的门槛降低了,许多企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产品可以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了。但应该看到“入世”是双向的,中国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国外产品也同样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大家必须用好世贸组织这根杠杆,才能取胜。世贸组织只是为各参与国提供一种游戏规则,如果发生贸易冲突,大家便都照此规矩办。再则,从市场的角度看,产品能否打出去,还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市场需求、产品质量、营销策略等等。假如你的产品本身没有市场需求,商品性能价格比与同类产品比较又无任何优势可言,那么,无论是在国内国外市场,你都难以生存,更别提战胜对手了。

“对于企业来说,‘世贸’不是开启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它甚至不是保护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能否在“入世”后捕捉到更多商机,就看你是否善于利用“世贸”规则了。中国即将“入世”,国内市场国际化已成大势。从企业角度看,要分析对产业带来的损害和对本企业的冲击,同时要下大力气发现机遇,重要的是利用这些机遇克服面临的困难。目前国内企业的一个弱项,就是国际化竞争能力。加入WTO就像一柄双刃剑,利用得不好,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危害,使得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翻不过身来;反过来,利用得好,会促进我们的经济迅速发展。在今天的竞争中,能在规则范围内取胜至关重要,在学会接受规则之后,还需要多想想怎么创新,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企业只要看清路,未必没有胜算。否则,即使你老谋深算地陪国外企业在自以为熟悉的中国市场里玩儿,也未必能因此活得安稳。

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答好本题的关键是:一要真正理解好附文的内容,二要注意联系实际来谈。

自主实践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试卷( ) 卷( )起 抹( )杀 泡沫( )

省( )亲 广东省( ) 筋骨( ) 花骨( )朵

诬miè( ) 高liang( ) 栋liáng( ) cuī( )促

大gài( ) kǎi( )叹 bó( )学 拼bó( )

2.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自欺力”。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地大物博( ) 前仆后记( ) 自期期人( )

舍声求法( ) 框 骗( ) 不足为锯( )

4.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这也算是一种“信”, 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 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5.符合题意的一组成语是( )

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 。

A.粗心大意,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徒劳无功

6.将(1)(2)(3)句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下列空缺处,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作为教师,我们 , , 。

(1)应该鼓励他们对生活作独立思考 (2)应该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3)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

7.对爱好数理化的学生,加强理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文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语文、历史、外语呢?下面的句子能与上段衔接的是( )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C.只要认真想一想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D.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很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8.论点“天赋之花再美,如果没有勤奋之水的浇灌,必定很快枯萎而一无所获”可以用下面哪些论据来证明?( )

A.千古一帝秦始皇虽以暴君闻名于世,但他勤于政事却是令人钦佩的。他曾要求自己每天必须看120斤的竹简文书,看不完就不休息。可以说,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勤奋精神,秦国才得以在七雄并立的纷乱局势下独统天下,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千古书圣王羲之从小苦练书法,墨染一池清水才得以名垂青史。

C.门捷列夫23岁即成为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D.一代伟人毛泽东,少年即胸怀大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青年毛泽东的豪放诗句所展示的远大志向,是他一生雄才大略的精神源泉。

E.业精于勤,荒于嬉。

F.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二、阅读实践

(一)

①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这几段文字,作者针对错误论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10.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指 ,“状元宰相”是指 。

11.文中加点的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

中国人: 中国人:

12.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 ”,所批驳的观点是“ ”。

13.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

A.捏造事实 B.以偏赅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见大

14.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 。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 。

15.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粗体词语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

(1)我们从古以来……( ) (2)所谓“正史”( )

(3)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 (4)那简直是诬蔑( )

16.选文第②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7.为了有力地证明这个观点,作者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

18.“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一句中的“简直”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19.从选文角度看,②-④段是 论;从全文角度看,这几段是 论。

20.说说最后一节的意思,想想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含蓄。

(二)

①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②科学家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

③“我能行”,并不是一种狂妄。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④“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正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0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尽管我们平常都只结出了20来个果实,但是,从潜在能力上.我们每个人都能结出10000个甚至更多的“西红柿”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⑤但是, 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他们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懒。这种失败意识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

⑥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是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的。这种偏见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

⑦只有坚信“我能行”,才能走向成功。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2.对第⑤段画线句“我不行,我不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他们遇事畏缩,缺乏自信的心态。

B.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他们小看自己,没有创新精神。

C.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突出了他们遇事自卑怯懦的心态。

D.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他们谦虚谨慎、不争名利的美德。

23.第④段作者运用 和 的材料做论据,证明了 。

24.第④段中画线的词语“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是指 ,用来比喻 。

25.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把第⑤段横线空缺的一句话补写在下面。

26.对③、④、⑤段间的结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三、表达实践

27.写一段话,运用两个事实论据证明中国人具有宽容的精神。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1.juàn juǎn mǒ mò xǐng shěng gǔ gū 蔑 粱 梁 催 概 慨 博 搏

2.B

3.博 继 欺 身 诓 据

4.假使 那便

5.B 6.(3)(1)(2)

7.D 8.ABEF

9.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0.支柱(中坚、栋梁、支撑),即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当时能公开发表言论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

11.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全体中国人

1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13.B

14.有确信,不自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5.(1)C (2)A (3)B (4)D

16.承上启下(或过渡)。

17.A

18.不能。去掉后,语气削弱,表达不出作者无比愤懑的强烈的感情。

19.立 驳

20.意思是说,要想知道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不要被国民党反动派的伪装所欺骗,更不要被他们的御用文人所迷惑,而要看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没有失掉自信,他们正在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战斗。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躲过国民党检查机关的眼睛,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和战斗的需要。

21.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22.A

23.脑科学研究的结论 日本的西红柿试验 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

24.平常结20个果实,经过开发能结10000个果实的西红柿 现在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的人脑

25.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的。

26.A

27.略。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