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16.给布特勒的信

首都北京有两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如今,颐和园风光依旧,可圆明园却成了一片废墟。雨果先生在这封信中就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还用了很长的篇幅大力赞美圆明园的瑰丽原貌。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吧–

1.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侵略者无比愤怒的思想感情,对中华文明的衷心仰慕和热情赞颂。

2.深入理解“赞誉”、“丰功伟绩”等反语的巧妙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通过铺陈、对比等手法表达强烈感情的写法。

4.大胆想象圆明园曾经有过的辉煌灿烂、神奇瑰丽,可用画笔描绘出来,同学之间欣赏品评。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作品有浪漫主义文学杰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被雨果自称为“社会的史诗”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以及戏剧《克伦威尔》。

二、写作背景

圆明园被焚毁的第二年,即1861年11月25日,雨果给布特勒上尉写了这封信,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对中华文明的衷心仰慕和热情赞颂,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三、相关知识

1.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末年,前后历经六代帝王,费时150年之久。它占地5200余亩,周长有20多华里,是世界上有过的最大的花园。

它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园胜景,建造了一大批像“曲院风荷”、“方壶胜境”等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特点的优美景点;也大胆地吸收了外国的建筑形式与内容,建造出海晏堂、远瀛观等一组中西合壁的“西洋楼”,是中国建园艺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奇迹。其盛名早已传到西方,与法国凡尔赛宫齐名,一度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但以景色瑰丽优美著称,而且藏有大量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图书和绘画,汇集了我国封建文化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国家大博物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北京,无能的咸丰皇帝匆匆忙忙逃出了圆明园,逃到热河避难。英法强盗兵临京城,却没有直接入城,而是跑到京郊的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字音字形

缀(zhuì) 脂(zhī) 箧(qiè) 劫(jié)

2.词语注释

[恍若] 仿佛。

[洞府] 本义是神话传说中深山中神仙所住的地方,这里指藏满宝藏的地方。

[不可名状] 没法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剪影] 比喻对事物轮廓的描写。

[荡然无存] 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

3.形近字解析

缀:音zhuì,作“装饰,连接”解,可组“缀满、点缀、缀字成文”等词。

辍:音chuò,作“中止,停止”解,可组“辍学、不辍劳作”等词。

4.多音字辨析

朝:读zhāo时,可组“有朝一日、朝思暮想、只争朝夕、朝气蓬勃”等词;

读chāo时,可组“朝向、朝拜、朝廷”等词。

二、整体解读

先生: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交代写信缘由。】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承上启下。】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神奇瑰丽。】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揭露、控诉之情。】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这里借“赞誉”一词,表现出雨果对布特勒的看法的憎恶,又恰到好处地借用它来表述自己对圆明园,对东方艺术的敬仰之情,表达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对英法联军的愤恨之情。“赞誉”一词,褒义贬用,贯穿全文,一句“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结束全文,呼应开头,给人鲜明清晰,一气呵成的感觉。

作者用浪漫主义的笔调,丰富奇妙的想象,恰当妥帖的对比,华丽优美的辞藻来赞美人世间这座空前绝后的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并告诉人们,圆明园属于各国人民,属于全人类。

首先,作者十分中肯地赞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接着,将这一“世界奇迹”和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比较,突出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然后又指出它和巴特农神庙的不同:巴特农神庙仅仅是“一件”艺术作品,而圆明园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既然西方艺术的典范巴特农神庙都无法与圆明园相比,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圆明园这一东方艺术的奇迹,是任何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描述了圆明园的美丽豪华之后,作者直接议论,指出“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圆明园是中国人民“两代人的长期劳动”的“结晶”,它属于各国人民,属于全人类。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至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圆明园竭尽“赞誉”是由衷的,发自肺腑的。作者巧借布特勒的“赞誉”一词,改变“赞誉”对象,对圆明园忘情赞誉,表达了对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爱慕,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友好。巧用“赞誉”,也是对布特勒先生的看法的反对,为下文直言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作好铺垫。

这一句另起一段,在内容和语言上与前一段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表达了作者极端愤慨之情。

作者以揶揄的口吻,叙述了“两个强盗”劫掠、焚毁圆明园的故事。以强盗喻英法帝国,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作者直抒其言,慷慨议论:“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此处,作者巧妙地运用反语这一修辞方法,达到了揭露更深刻,鞭挞更有力的艺术效果,也使主题表达得更鲜明,更突出。

行文至此,作者愤怒的心情再也无法抑制,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地指出,“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布特勒急于要知道的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书信的主旨,全部生动、形象、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问题研讨

1.雨果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作家。他虽未到过中国,未“瞥见”过“亚洲文明的剪影”–圆明园,但通过他的大量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对东方文明的由衷景仰。读了这篇《给布特勒的信》,试着说说你的感受。

这是一封义正词严、感情强烈的回信。布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得到雨果的赞誉,而雨果却把话题集中在圆明园上,从圆明园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迹说起,谴责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为。雨果的立场、观点,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雨果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不仅同情中国人民,而且敬重中国人民。他身为法兰西人,却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把政府与人民区别开来,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雨果用了很大篇幅盛赞圆明园,让我们想见其原貌。雨果赞扬中华民族是“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这对我们民族的复兴也是一个鼓舞。

2.雨果在这封信中,针对布特勒来信中认为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的谬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试分析作者的精巧构思。

3.本文内容精湛,见解精辟,语言精美,爱憎分明。在学习中,你感受到哪些艺术特色?

甲生:铺陈手法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一开始,作者指出了布特勒认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之后,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匠心独运,采取用墨如泼的铺陈手法,描述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把这一中西合壁的艺术瑰宝神奇般地显现于世人眼前。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到世人的珍惜、爱护,理应留给子孙后代观赏、享受,但是,它却被劫掠、焚毁了。作者尽情挥洒笔墨以渲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见,也在为后文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作铺垫。

乙生: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处使用鲜明准确的对比。作者巧妙地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突出了圆明园这一东方艺术典范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作者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大罪;作者将额尔金父子对比,揭露了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使英法联军的野蛮,中国人的文明都一清二楚了。文章中多处对比的使用,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丙生:文中还大量使用见解独到、言简意赅的反语,更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侵略者虚伪、丑恶的嘴脸,使文章幽默、深刻,给读者留下鲜明清晰的印象。

师评:是的,作者首先凭借丰富的想象,用铺陈手法描绘了“世界奇迹”圆明园,然后使用鲜明准确的对比痛斥英、法两个强盗对圆明园大肆劫掠,放火焚毁的罪行,指出这些所谓“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作者希望有朝一日将圆明园被盗财物归还中国,表现了他的正义感。这封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信中运用了比喻、衬托、反语等多种修辞手法,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政治态度与爱憎之情。

四、语言品析

1.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指的是圆明园。这句话运用比喻,从东西方文明的高度评价、赞颂了圆明园的辉煌。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强调了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焚毁,是英法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而不是英法人民,表达了作者对英法政府的强烈不满。

3.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都是反语,感受一下这些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这段话运用反语的方法,揭露侵略者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劫掠的罪行,表达了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极大愤慨。

4.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文明”和“野蛮”是一对反义词,把它们一起运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毁灭。而“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运用反语,深刻揭露了侵略者强盗罪行的实质–是毁灭人类文明的野蛮行径,表达了作者的无比愤恨之情。

“剪影”是指对事物大致轮廓的描写。想想还可以用这个词怎样造句?

仔细思考这句话,你同意雨果的看法吗?

你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反语这种修辞手法吗?

这句话的正面意思是什么?你能表述清楚吗?

体验活动

1.与大师进行超时空的对话

给雨果先生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你可以向他介绍现在的圆明园,也可以向他介绍当前中国的形势以及和法国的友谊,也可以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总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注意言之有理。

2.正话反说

反语往往加强了语气,结合本文内容,再说几句反话。

例: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最后硕果累累,喜笑颜开地回到了欧洲。

雨果的中国情结

雨果一生创作了13万首诗歌和9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中多处提到并赞美中国。他的长篇小说《笑面人》中提到:“中国发明方面总是跑在我们前面:印刷术、大炮、气球、麻醉药,都是他们先有的。”1877年写的《祖父乐》诗集里有一首关于中国的诗歌《跌碎的花瓶》。这首诗写雨果家中的女仆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诗人珍爱的中国花瓶,表现了诗人对中国文化的珍视。雨果还是一位画家,他的画中有中国画的特色。雨果画水墨画,经常使用“中国墨”。1869年,雨果画了一幅《热情洋溢的中国人》,画中人物,神采奕奕。不朽的雨果永远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朋友。

练习全解

一、作者在信中是怎样回答对远征中国的意见的?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这是一封义正词严、感情强烈的回信。针对布特勒来信中认为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的谬论,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这些所谓“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作者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这封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信中运用了比喻、衬托、反语等多种修辞手法,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政治态度与爱憎感情。如“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等等,讥讽有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二、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圆明园这个东方艺术的奇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朗读课文第三段之前,应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探究,品味作者对圆明园的热情赞美之情。

三、体会下列句子粗体词语的感情色彩。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更彻底,更漂亮–运用反语,旨在说明破坏得更残酷,更丑恶,更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

手挽手,笑嘻嘻–生动形象地挖苦英法两个强盗狼狈为奸,得手后得意忘形、恬不知耻的丑态。表达了作者鄙视的感情。

3.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文明对野蛮–运用反语。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毁灭。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

4.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全部赞誉–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赞誉”,其实是有力的谴责、控诉。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给布特勒的信》课文复习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