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陔中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手中的试卷满分为150分,时间为150分钟,卷面分为5分。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新华字典》。相信你们会把握好一切的。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补写古诗词上句或下句.(6分) (任选其中6句)
(1) 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6)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7)予独爱莲之 , 。(《爱莲说》)
(8)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4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你将听到诗人们吟唱的关于祖国和土地的颂歌;走进小说天地,与孔乙己、奥楚蔑洛夫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登上戏剧的大舞台,领略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唱着毕业的lí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 ;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恋往返。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lí ( ) 歌 回眸( )
(2)文中“ ”一词中有一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仿照画线句子,结合具体语境,在横线上填上语义恰当的句子。(2分)
(4)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了 (思想内涵)。(3分)
4、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2) 马克思称弗兰西斯.培根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 的真正始祖”,他有一句遐迩传扬的名言“ ”为大家所熟悉。
5、《人民英模》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你在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了解了哪些人民英模?(至少举出四位)(4分)
(2)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指出材料中介绍的是哪位人民英模。他有什么贡献?用几句话概括此人的精神品质。(4分)
1986年7月29日,全国上下为一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挽歌。
天府杨柳塞上烟,
问君此去几时还?
……
试验场上惊雷动,
江河源头捷报传。
……
不知老邓今何在?
忠魂长眠长江畔。
(3)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17分)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6.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7.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8.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 三是 ;四是 。(4分)
9.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0.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3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家 园 (22分)
纪广洋
在我老家的屋后,住着一位老人。他深居简出。非常大的院落里,除了十几棵高大苍老的槐树、榆树、楝树外,就是四个并排垒砌的小瓦屋–分别是鸡窝、鸭窝、鹅窝、狗窝。而那些枝连叶窜的树桠间,筑满了各种各样的鸟巢,我数过多少次都没数清究竟有多少种鸟儿、究竟有多少个鸟巢。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家那幢只有在鲁西南地区才能见到的一层三间、二层只建一间的车头一样的小楼房,不仅是各种马蜂、蜜蜂的大本营,还早已成为鸟雀们的天堂–岁月剥蚀的墙洞、风雨撕裂的砖缝里,鸟雀们用棉花、稻草、麦秸以及动物的毛发和羽绒填充营造而成的安乐窝,比比皆是。
老人出身在地主家庭,在那个大讲成分的年代,他错过了大好年华,没能娶上媳妇。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他一直是生产队的饲养员和车把式,他家的那个院落被充公之后,他便常年与牲畜为伍,住在生产队的牲口屋里。后来,落实政策,他家的那进院落又物归原主。生产队解散之后,马车和牲口也都变卖了。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孤身一人住进那幢本村最高也最古老的小楼。也许是因为单身一人的孤独,也许是因为常年饲养牲畜的习惯,住进小楼的他,随之喂养了不少鸡鸭鹅狗,并为它们在院里建起了相应的窝,准备了相应的食具,这样一来,鸡鸭鹅狗们吃剩下的食物,使成了鸟雀们觅食的目标。而另一个促使鸟雀成群、争相投聚的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老人爱鸟护鸟的痴迷和决心。
他不但经常为鸟雀们提供各种食物,还特意为鸟雀们提供用以筑巢的枝条、棉絮等物什。再后来,我经常遇见,当他端着碗在院子里吃饭时,竟有斑鸠、麻雀翩然飞落在他的身边,然后再落在他的膝部或脚尖上,有的甚至落在他的碗边上,直接啄食他碗里的食物,还叽叽呱呱地叫个不停,那种融洽、亲热劲儿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曾亲眼看到有一只灰喜鹊居然从外面叼来大红枣丢在他的脚下,他以为是灰喜鹊不慎丢掉的,就拾起来放在一条树枝上。谁知,那只灵动美丽的灰喜鹊竟然婉转地鸣叫着飞到那个低垂的树枝上,再次叼起那个大红枣,并准确地又丢在他的胸前。他这时似乎明白了灰喜鹊的意思,便客客气气地嘟哝着“我哪好吃你的东西呢”,遂又把那个大红枣再次放在树枝上。这时,非常动人的一幕出现了–那只灰喜鹊再次叼起大红枣之后,在他身边翩飞了两圈,径直飞到他的屋内,落在他的桌子上。可爱的小生灵把大红枣放在桌子上,还在桌子的边沿上蹭了蹭小嘴,然后叽喳两声飞回到院里的树枝上,歪头看着一时愣怔的老人。当老人回过神来,进屋拿出那个大红枣,非常激动地站在树下甜甜地咀嚼时,树上的灰喜鹊沿树枝挪动着碎步叽喳低鸣着……
记得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年的夏天,一场狂风暴雨过后,老人家的院子里坠落许多尚不会飞的各种鸟雀的雏儿。除了当场摔死的之外,年迈的老人竟到我家搬了个梯子,把所有的鸟儿雀雏全部送到楼顶上,并分别放在小筐、小篮、小纸盒里,以便让那些不知所措的鸟妈妈雀爸爸们来喂养……深夜里,我起来小便时,还听到老人在楼顶上不停地打蚊子–他整天整夜地守护着那些劫后余生的小家伙们,生怕它们再遭猫和黄鼠狼的伤害。
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小青年,用气枪打伤了老人院里的一只斑鸠,他火冒三丈地冲出院子,差点儿和小青年拼命。还有一次,我在自家的房檐下掏出一窝刚扎扁毛的小麻雀,放在笼子里喂着玩,被后院的老人看到了,他跟到我家里,苦苦劝我放回到窝里去,并许诺给我一对小白兔。
就这样,那座古色古香的小楼,那片树密枝繁的院落,成了鸟雀们的乐土和家园,一年四季都聚集着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鸟雀。每天清晨和傍晚,我家的屋后,准时会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雀的鸣叫;就连深夜,透过我家后墙的窗口也能窥见那些栖落在枝条上的鸟雀,像一串串暂且静止的音符。尤其是那些高低错落、圆圆乎乎的鸟巢,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会到生命的和谐与亲切。
后来,镇里建起了敬老院,有关人员多次请那住老人入住,都被他谢绝了–他已离不开那多年相依为命的鸟雀们。
直到如今,年过八旬的老人还守着他的老宅深院,守护着那些整日为他歌舞弹唱的鸟雀们。他常说:“我不能死,我死了,这些鸟儿们谁来看护呢!”
11.“家园”在文中有哪两层具体含义?(4分)
答:
12.老人居住的这座小楼虽然有岁月剥蚀的墙洞,有风雨撕裂的砖缝,但在作者眼里却是古色古香的,这是为什么?(4分)
答:
13.老人与鸟雀们的和睦相处,是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出来的?(4分)
答:
14.第四段写灰喜鹊给老人送大红枣,有三次鸣叫。请用语言把灰喜鹊对老人要说的话表达出来。(3分)
答:(1)婉转地鸣叫着:
(2)叽喳两声:
(3)叽喳低鸣:
15.在作者的笔下,老人院里早晚传出的鸟鸣,是美妙的音乐;深夜栖落树枝的鸟雀,也是一串串暂停的音符;那高低错落的鸟窝,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会到生命的和谐与亲切。当你听到鸟鸣、看到鸟栖、注视到鸟窝的时候,你有这种感觉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16.老人希望自己能够长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假如老人去世以后,老人的小院还能成为鸟雀们的乐土和家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怅恨久之 ( ) (2) 比至陈( )
(3)被坚执锐( ) (4)刑其长吏(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4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20、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①原因:
②启示:
四 表达和交流(55分)
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书写要清晰、工整、规范。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长陔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