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2、3、6单元)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妖娆(ráo)踪迹(zōng)银波荡漾(yàng)

B、栖息(qī)喑哑(yīn)田圃(pǔ)稍逊风骚(sāo)

C、折腰(zhé)颤动(chàn)襁褓(qiáng)成吉思汗(hán)

D、鸿鹄(hú)社稷(jì)缟素(gǎo)崩殂(c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C、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3、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 (沉醉:比喻沉浸于某种状态中程度很深。)

B.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

(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C.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魅力,只要用心发现,人人都是达人!

(达人: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

D.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日益发达,许多草根明星脱颖而出,如赵本山、王宝强、胡戈、李宇春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草根明星:指那些来自草原的明星。)

4、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 药品价格监管范围, 药品价格核定方式, 政府定价程序, 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A.调整 规范 改进 提高 B.调整 改进 规范 提高

C.规范 改进 提高 调整 D.规范 调整 提高 改进

6、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

B.《雨说》中的“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C.《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

D.《蝈蝈与蛐蛐》描绘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8、下列诗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C.物事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对儿子进行引导,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C.《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功三十三篇。它对后世的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10、对下列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山早行》颔联写鸡蹄、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了,具体化了。

B.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共62个字,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中生活情景,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重境界。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为现实而悲叹,为人生而悲叹。

D、《月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中“透”字传神,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

二、阅读与欣赏(40分)

(一)古诗文作品阅读

阅读古诗《渔家傲 秋思》,完成11-12题。(4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渔家傲》上片重在描写 ,下片集中抒发 之情。

1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16、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17、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二)、议论文阅读训练(9分)

将兴趣进行到底

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2分)

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2分)

21、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3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15分)

父子应是忘年交

冯骥才

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

我问他:“你哪来的钱?”

“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

“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

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他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的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 不声不响、不落痕迹的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的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

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但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

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的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那份英雄感,其实是一种自享–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天职就是天性。

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

这是一种“传统感觉”,也是一种“父亲文化”。

我们就是在这一半天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的做着父亲。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的,最近的站到了最远,对话忽然中断,交流出现阻隔。弄不好还可能会失去他。

人们把这弄不明白的事情推给“代沟”这个字眼儿,却不清楚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

我想起,我的儿子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我为什么不把这看作是他对我工作的一种理解与尊重?他也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我为什么没有看到文学在他心里也同样的神圣?我由此还想到,照看过他的一位老妇人说,他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从不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当我把这些不曾留意的许多细节,与他中学时代就自己缴学费的事情串联一起,我便开始一点点向他走近。

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直到今天我才探进头来。

被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人也是一种幸福。

当我看到了他独立的世界和独立的人格,也就有了与他相处的方式。对于一个走向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

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他呢,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时,他才介入进来。我们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这才是男人间的做法。我深知他不喜欢用语言张扬情感,崇尚行动本身;他习惯于克制激动,同时把这激动用隐藏的方式保留起来。

我们的性格刚好相反,我却学会用他这种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比方我在书店买书时,常常会挑选几本他喜欢的书,回家后便不吭声的往他桌上一放。他也是为我这样做事。他不喜欢添油加醋地渲染,而把父子之情看得天地一样的必然。如果这需要印证,就去看一看他的眼睛–儿子望着父亲的目光, 总是一种彻底的忠诚。所以,我给他翻译的埃里克?奈特那本著名的小说《好狗莱希》写的序文,故意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忠诚的价值胜过金子。

儿子,在孩提时代是一种含意。但长成人后就变了,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又是朋友,是一个忘年交。而只有真正成为这种互为知己的忘年交,我们才获得圆满的做父子的幸福,才拥有了实实在在又温馨完美的人生。 (选自《译林》,有删改)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2分)

23.选文除去第19段分为三部分,下面是第二部分的起止段,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6-11 B.7-11 C.7-12 D.6-12

24.当“我”认识到“代沟”不足以阻碍父子之间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5.选文中有许多或形象生动或意蕴深刻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结合下文理解作者–冯骥才在“忙碌”什么?对什么“糊涂”?)(2分)

(2)“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句中加点的动词表现了父亲的什么?)(2分)

(3)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我”儿子具体有哪些“发光的事物”?)(2分)

26.围绕问题探究: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下面一个问题来回答。(要求:说真话、心里话,50字左右,3分)

①若是,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与作者有哪些相同点?还有哪些不同点?

②若不是,你希望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向冯骥才学习什么?

③若介于两者之间,你的父亲在教育子女上有哪些闪光处?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三、实践与表达(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7、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2分)

(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 ④ 。

(3)、古代许多风流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下列诗文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C、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沙场/秋点/兵。

(4)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请说说 你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2分)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5)在黄石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在黄石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的名称(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2分)

(二)作文(50分)

28、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的祝福儿童……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1、C2、B 3.D 4、C 5、B 6、 B 7、B 8、D 9、D 10、B

11、塞下秋景之异 征人思乡爱国 12、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3.(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铲除。 (4)不,没有。

14. 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15. 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

份,亲自去拜访。(1分)

17.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

18 “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19(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20 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21 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

22.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两个示例意思接近亦可。(2分)

示例一:年龄或辈分不同的人之间结成的知心朋友。(词典解释)

示例二: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成为互为知己的朋友。(文意诠释)

23. B (2分)

24.①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②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③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④学会用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25.(1)“忙碌”:原文句子回答–“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 或概括回答–忙于工作(写作)。(1分,若概括,意思接近亦可)

“糊涂”:原文句子回答–“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 或概括回答–对儿子的一切不了解(一无所知)。(1分,若概括,意思接近亦可)

(2)表现出作者做父亲的天职–天性–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或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心灵感应(父子连心)–爱子心切,无所畏惧。(2分,若回答成“父亲对儿子的爱”,只能得1分)

(3)发光的事物:①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②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③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④从不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⑤自己缴学费。(2分,任意答对其中之二即可得满分)

26.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要求符合题意,语句通顺。(3分)

答题要点:①不要再把我们当做孩子,父子、父女或母子、母女应该像两个大人,是朋友关系,是平等民主的;②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指手画脚;③做事不强迫、不逼迫;说话不武断、不粗暴;④用心平气和或心领神会的方式与我们平等地交流,而且还是客观的。

【任意答出其中之二(或与要点意思接近)即可得满分–要点2分,语句通顺1分】

27.(1)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示例二:学风流人物,作国家栋梁。(语言简洁,突出主题,意对即可,

(2)示例:诵风流人物诗文。评风流人物功过。写风流人物英姿。(写出一个得1分,共2分)

(3)D

(4)示例: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事业奋斗终生。(意对即可,2分)

(5)示例:刘备三顾茅庐请(访)孔明。刘秀起兵反对王莽政权。韩夫人襄阳城头抗敌。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卞和献玉。(2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201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