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志鹃的《百合花》,在发表的当年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严谨,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而在我眼里,它完全可以跟孙犁的《荷花淀》媲美,形成交相辉映的南北双璧,少选哪一篇都是缺憾。所以,在近年的语文教学中,学过《荷花淀》,我总要把《百合花》读讲给学生们听。每次朗读,学生们无不深受感动,甚至潸然泪下。具有如此强大震撼力,且篇幅适宜,便于用作教材的佳构,为什么偏偏从教材中删去呢?

语文教材虽不是历史,但它的每篇文章无疑一一折射着历史的光辉。事实上,从《诗经》到诸子百家,从《楚辞》到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条历史纵线。分明展现在语文教材之中。设想一下,要是没有这样的展现,又怎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呢?至于“五四”以来兴起井昌盛的语体文作品,则更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朱自清、艾青、丁玲、陆定一、周立波、赵树理、孙犁、峻青、吴伯箫、王愿坚、贺敬之、魏微柯岩等人的名著,都艺术地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社会状况和民情风俗,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广泛地了解了中国人民寻找民族振兴之路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把革命先辈的业绩牢记心中。欲明大义,必先知史。语文教材的这种潜移默化作用,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可惜的是,在中学语文教材这波澜壮阔的画卷里,反映解放战争的作品仅有《百合花》一篇,而麻线偏从细处断,这珍贵的“独苗苗”一被除去,就什么也没有了。三年解放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人民群众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又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人人心知肚明,陈毅元帅甚至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为什么中学语文教材中要删去该文,留下历史空白呢?

抛开语文教材的政治标准不谈,单以艺术标准衡量《百合花》,它入选教材也是当之无愧的。它“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善于用前呼后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这种前呼后应的笔法,举其显著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枣红底白花的新被子。特别是通讯员的被门钩撕破的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三次……这样的方法点明这个重伤者就是我们印象很深的通讯员,不但文字跌宕有力,而且唤起了我们的种种回忆……”(引文均出自《茅盾评论文集·谈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此外,我认为,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百合花》别具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讯员见了女性时的过分腼腆羞怯,与见了在人缝里冒烟乱转的手榴弹时的挺身扑去、慷慨赴死的强烈反差;新媳妇初到包扎所时给伤员换衣拭污,又羞又怕,抢着去烧锅,与发现通讯员已死时的虔诚拭身,缝补破洞,甚至献出新婚被子为其入殓的强烈反差,无不显示出令人铭心刻骨的军民鱼水深情,作品却随物赋形,自然出之,毫无斧凿痕迹,解放战争中我军之所以横扫敌军如卷席的秘密也就不言自明了。真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有这些细节描绘、伏笔照应、前后对比等写作技法,《百合花》均提供了精到的范例;学生赏析之,借鉴之,善莫大焉。

综上所述,我建议:中学语文教材里,宁可将反映其他历史时期同一题材的作品适当减少,也应当把反映解放战争的《百合花》纳入其中,以免造成遗憾。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