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

3、掌握“吟哦讽诵”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

4、学会合作探究和写作,能从各个渠道收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5、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和民情。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鼎湖山听泉》 2课时

《林中小溪》及同作者散文 2课时 《飞红摘翠记黄山》 2课时

《画山绣水》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自由阅读 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4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山川”,着重领略和要求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吟哦讽诵”,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会学生从反复吟诵中,了解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蕴的人文内涵。并且能从吟诵中品味文章的神气、写作上的妙处,领会到写景散文的一般思路。进而参与“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写作。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鼎湖山听泉》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学习在“吟哦讽诵”中注意作者感情嬗变的历程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的同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下这位被称赞为“在整个世界文学中,未必能找到与他并驾齐驱的作家”的前苏联作家的作品风格,并再选择一些他的作品来加深学生的感受。《飞红摘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则重点学习写景角度的选择与转换及材料的整理和运用,为写作做好准备。

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

单元起始课

总结回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并明确任务: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你有哪些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讨论

2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

1、我们在课本上学到了哪些方法?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发表各自观点

共同走进九年级(上)语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本学期的语文课本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过去会有什么不同?浏览课文、目录

2布置任务:制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要求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阅读同题材、体裁的作品,和文学名著)制订计划

3组织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交流

整体把握第一单元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初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能简要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各自然风景的特点)朗读课文

2组织交流指导学生浏览课文交流

3指导阅读《综合学习与探究》了解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并能提出新的问题。阅读

4组成学习小组:1、分工收集资料。2、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熟练地朗读第一课 2、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

《鼎湖山听泉》

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5、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

有层次地表达。

6、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

重难点分析: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本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教会学生在吟诵中有所“得”、有所“悟”。首先就要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乐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因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环节。

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

化,有层次地表达。”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在学习中,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鼎湖山秀美风光。

教师补充。在优美的音配画中,学生介绍有关鼎湖山的相关资料。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勾画作者游山踪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和旁批。

3组织学生交流交流

二、反复诵读,深入理解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设计:鼎湖山可写之景很多,而作为游记,也应较全面地介绍。作者为什么要集中笔力写山泉?又是怎样做到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重点朗读第二三段:1、体会比喻的妙处(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找出下文中与此相呼应的比喻。3、引用楹联有何作用?4、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气语调、思考、交流、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播送音乐,指导学生用心聆听、感受。用一个比喻把自己所听所感写出来。听音乐,写片段

2组织交流、评点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2、收集古诗文中写自然美景的名篇。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课文分析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由《小石潭记》的由景生情引入对本文主题的认识。学生背诵、复习有关知识

2指导重点朗读第八段。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设喻的?2、为什么先举乐音,再举本体?作者如何把泉景与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的?朗读、思考、讨论、个别读、交流

3指导学生沉浸其中反复诵读至背诵诵读

二、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学生交流列代写自然美景的佳作,进一步体会这种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写法。交流古诗文、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2语文活动:小小辩论会

是拉动经济发展重要,还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要?学生按所持观点不同分组,合作辩论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写一个议论片段,把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2、预习《林中小溪》熟读课文,并收集有关作者资料。

《林中小溪》

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能找出眼前景与人生感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3、了解普里什文作品的风格,体会作品“诗的深警和反复回荡的旋律” 之美。

4、收集对众多名家对普里什文的评价,通过对其他作品的阅读,进一步加深对理解,并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

重难点分析:1、“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同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只是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此种表现手法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课以此为重点,是要在巩固的同时,学生能把他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普里什文的散文被称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作为初三学生,应该尝试从一定的高度来评析课文,虽然很难,但可以从学习、借鉴名家的评论开始做起。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由《鼎湖山听泉》导入:1、背诵第八段。2、复习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写法。背诵、复习提问。

2指导学生用刚学的方法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朗读、勾画

3组织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二、阅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文章主体部分,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请个别同学读,并对他们的朗读作出评价。

问题:作者从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请说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朗读、勾画、批注

2组织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新思维小练习:

1、由涓涓溪流你有何独特感

悟?2、生活中还有哪些美景会给你联想?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反复诵读,感作者所感,生自己所悟。

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收集众多名家对普里什文的评价,并阅读《大地的眼睛》

2、背诵优美段落(自由选择)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反复诵读,评析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检查学生背书情况学生轮流背诵

2教师补充及归纳对作者有代表性的评价学生交流有关作者及评论家对他作品风格的评论。

3为学生评论提供范文学习、借鉴、模仿名家的评论,为课文中的某一部分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

4组织交流、指导评价交流、评价

二、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学生比较阅读阅读普里什文的另一部作品,比较、进一步体会其作品的风格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进一步修改课堂上的评论性文字。

2、收集有关黄山、桂林的资料

《飞红摘翠记黄山》

学习目标:1、能说出黄山诸景的特点。

2、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能说清本文写作角度的转换。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种变换角度多方面写景的方法。

3、能用流畅的语言介绍一处自然景观。

重难点分析:黄山是一个大题材,它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者用多幅画面组接连缀,从各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在写景是依据观察和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情景导入: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片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看影片,并交流手中资料

2朗读课文,1、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内容?找出课文在介绍自然景观时,选材组材上和前面两课最大的不同。朗读、思考

3组织交流、归纳小结交流

二、反复诵读,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由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反复诵读,准备做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朗读、为说话练习作准备。

2按文章所写的不同类别,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学生配合画面介绍

3思考:1、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景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景物的特点。学生读读、思思,并做好批注。

4组织交流、归纳小结交流

二、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教师提供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景观,供学生参考。学生选择其中一点,学习用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写一段解说词。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继续完成课堂小短文。 2、背诵精彩语段。

《画山绣水》

学习目的:1、能说出本文在选材和组材上的独特之处。

2、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3、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并能有自己合乎理性的评析。

重难点分析: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2、品味杨朔散文诗化的语言是难点,因而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一是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提升语言的感悟能力,二是参考评论家的评论,三可以和《林中小溪》比较。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由黄山导入。交流手中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说出本文在选材上和前面文章的不同。读读、思思

3组织交流交流

4问题探讨:本文用了不少间接材料来写景,作者是怎样运用的,你认为哪一段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反复朗读,思考、讨论、交流

二、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由课题“画山绣水”的内涵,引出对杨朔语言风格的评析。(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句式工整、笔墨凝练等方面探究)学生探究杨朔诗话的创作风格在文中的表现。并做好旁批

2组织交流交流

三、拓展迁移、质疑探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设计:

1、有人认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很不协调,在自然美景和阶级教育联系在一起就更是牵强附会了,你怎么看?

2、杨朔写散文是像写诗一样写的。普里什文称自己的散文为“诗体随笔”请比较一下两者的异同,你个人欣赏谁的作品。学生可任选其中一个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探究所得形成文字。

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归纳写景散文的一般路数,常用的表现手法归纳、交流

2指导探讨练习一到三题小组合作探讨,大组交流

课后学习:把前面布置的对课文内容的质疑整理出来,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下节课探讨。

第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探讨第四题学生讨论

2把从学生中收集的问题返回到学生中去,选择有质量的,小组探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课后学习:整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常州的相关资料。

第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巡视、指导各组的活动组内交流资料,补缺补漏,并确定展示形式,分工写作

第4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判标准和要求各组交流,评判

2学生推荐师生互动评判

3组织优秀作品出展板

教学反思

单元小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