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苏州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九年级语文 2012.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shǔ( )光 ②xiāo( )售 ③视同zhì( )宝 ④慷kǎi( )激昂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清朗碧脆的小山环绕,一片绿毯子似的田野铺在山脚,小河绕过房前屋后潺潺地流淌……暖融融的阳光洒满村庄的各个脚落,树叶上的露珠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柱;金灿灿的油菜花沿伸到远方,上面飘荡着一层层薄薄的雾;玉带似的小河从中间穿流而过,河水是如此的纯静明澈……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 《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④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 》)
⑤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夫战,勇气也。 , ,三而竭。(《曹刿论战》)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
4.某房地产商面向社会重金征集广告词,现有下面两则广告语引人注目。如请你参与评判,你认为哪一则更好?请说说理由。(3分)
A.家是什么?–家是放“心”的地方。 B.尊享奢华,传世豪宅。
5.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
12月19日消息,英特尔第三届数字标牌和零售峰会今日举行。英特尔中国区嵌入式及消费电子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刘峰表示,数字标牌是英特尔零售业务的重要驱动,未来一年全球数字标牌广告投入将大幅剧增。
数字标牌是主要用于广告宣传和信息共享、具有远程管理功能的交互式显示屏,在楼宇、商场、超市到地铁、机场、酒店等场所,随处可见。据刘峰介绍,根据其分布场所,数字标牌分为三种,即零售终端、等候场所及交通地点三大类。数字标牌当前全球保有量约为200万,到2015年,预计将增至约1400万。截止2012年,数字标牌广告支出将增至40亿美元。
6.将下面句子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短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2分)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改: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 。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文字,完成7-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A. 故自号曰醉翁也 B.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微斯人,吾准与归? 《岳阳楼记》
C. 而不知人之乐 D. 太守谓谁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窥镜,谓其妻曰《邹总讽齐王纳谏》
8.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省略句?(2分) ( )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名之者准?太守自谓也。
C.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D.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9.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0.同样是写“乐”,选文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和《捕蛇者说》中蒋氏“其余,则熙熙而乐”中的“乐”相同吗?请联系文章作简要分析。 (2分)
阅读下面《魏文侯从谏》一文,完成第11题。(4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②中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③击:指魏文侯的儿子魏击。④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赏给亲属或臣僚。⑤趋出:快走。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②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阅读《囚绿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2-14题。(7分)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乌,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④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⑤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12.文中划线句子能不能改成“绿色装饰了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了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为什么?(2分)
13.第③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情?请联系文段作简要分析。(3分)
14.第②和第④自然段的“绿友”和“绿囚”都是指常春藤,但这两个词所蕴含的感情相同吗?请联系语境说一说。 (2分)
阅读《春来正是读书时》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5-17题。(7分)
①古今中外,书作为人类的精神富矿受到人们极高的礼赞。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称:“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形象地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而且也是人们成就事业的辅翼。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波及校园,一些学子经不起物欲诱惑,把心思花在怎样赚钱上,他们放松基础知识学习,读的书越来越少。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百害而无一利,历来为做学问者所忌讳。
②某报曾在一所大学做过一次课外阅读调查,57%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着。一些大学生讲ABC很好,却不懂长城、黄河,不知道文天祥,不知道《论语》。大学生坐拥书城,却不珍惜机遇读书,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哀。
③一些大学生不好读书,却要装腔拿势“写文章”。即使写出几篇文章发表了,也难说有什么品位,能给读者多大启迪。“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之所以博古通今,满腹韬略,留下许多经典着作,是因为他终其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并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历史上靠读书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但很少听说过有不读书而成为大家的。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博闻强识,才能文思泉涌,写得出沉甸甸的作品。
④书海浩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读其一二。所以,读书不能没有选择。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善辨良莠,择其善者而读之。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广泛涉猎,争取最好的读书效益,切不可陷入“闲书”消遣中虚掷光阴,更不能沉没在不健康的书中难以自拔,而应结合自身需求,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唯其如此,才能“读有所用,学有所成”。
⑤明代大文人徐渭,曾写过一副读书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我们正处在青年时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又有旺盛的求知欲,何不趁青春年少多读些好书呢?
⑥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令,我们就珍惜春光,只争朝夕,多读书,读好书。
15.选文的中心论点什么?(2分)
16.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书?(2分)
17.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③段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解。(50字左右)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18分)
书房的窗子(杨振声)
(1)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2)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放翁的“一窗睛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明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睛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腊梅那就更好……
(3)东窗的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使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看朝霞的艳红,再不然,看想象中的邺宫,“晓日靓装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
(4)“挂起西窗浪按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的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的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见母牛哞哞的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
(5)然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6)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7)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8)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9)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10)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11)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8.为什么作者喜欢北窗?既然作者喜欢北窗,为什么还写到南窗、东窗、西窗呢?
(4分)
19.作者喜欢反射的光、“特别是雪的反光”。读第七段,说说作者喜欢雪的反光的理由。(3分)
20.本文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请以第(6)段划线句为例加以赏析品味。(3分)
21.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8)、(9)段作简要分析。(4分)
22.在第(10)、(11)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阅读本文,你从中感受到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4分)
第三部分(60分)
23.作文(60分)
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这些触动或许来自一次偶遇、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处风景…
请以“_______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将题目补写完整;除诗歌,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苏州高新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