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童话诗,它多么象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呀。孩子们在读的时候,是否能够和我们一样,看到了美丽的大森林,看到了善良的翠鸟,看到了聪明可爱的小白兔和有点坏又有点笨的狐狸呢?孩子们是否会产生进入角色的渴望呢?他们愿意用哪种形式来接近这个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

1.去掉拼音读课文

(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我常用的是让学生用一张纸遮住拼音,让学生既复习了文中的生字,又熟悉了一遍课文内容。)

2.在其他语境中识字

(意在让学生在已会认读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生活认知进行词汇的融会拓展,针对一年级小朋友,此环节可在简单的游戏中进行,如找朋友、捉迷藏等小游戏。)

二、自由读文

(文章很短,再读一遍又何妨,可以让学生的思绪从词语回到故事。)

三、表演(走进角色)

这篇课文多么有趣呀,它既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又是一个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1.试演。

方式:一名同学读课文,另外几名同学表演。教师除做必要的提示外不做过多的指导,一则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二则为了把学生放在主动的地位,激发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理解文本和表演文本的能力。

2.评价:

一是评价读,二是评价演。哪里好?好在哪?哪里需要改?怎样改?为什么?

教师可在以下环节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

(1)评价读部分:第一小节“绿色的森里里/有块绿色的草地/绿色的草地上/有条绿色的小溪。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受故事发生的背景,(带有梦幻色彩的美?),边想象故事发生的背景画面边读,读出自己的感觉(神秘感?)

(2)评价演部分:故事中的几个小动物,几乎没有任何语言,它们的表情和动作要怎样演才够味?如狐狸的“躲”、“等”和最后的“叹气”;如小兔子头顶棕榈,轻手轻脚地经过,又快速地逃离;如翠鸟报告秘密时的表情和动作等,这其间主要依靠文本的语言和插图,最好还应该加上想象:从他们的动作、表情揣摩他们的内心,从它们的内心揣摩它们的姿势、动作和神态。要演好,不容易。所以这个环节,是群策群力,是大家智慧的迸发。

3.再读再演再评价

预设效果肯定比第一次好,但应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可再找一组演员,如果时间不够,可让学生课下进行排练,等他们排练好了再演。

四、个性感悟大家谈(跳出角色)

你对这首童话诗的什么地方最感兴趣?

可以是对某个场景的喜欢,如第一小节,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和拓展。

可以是对文中几个小动物理解和感受。

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五、再读课文,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让学生再次回味这个有趣的故事。

六、作业:

1.(选做)文中的插图很有趣,如何喜欢,你也可以画一画。

2.你喜欢文中哪些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写到“小本本”上。

反思:

和朋友交流了意见,朋友跟我谈了他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绿色的森林、绿色的草地和绿色的小溪,画得时候需要注意它们的整体布局。然后在草丛的后面画上灰色的狐狸,最后,再做一只小白兔。(为什么不画呢?朋友曾经让我猜,我也先卖个小小的关子吧。)

在学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着黑板玩一玩这个故事。哈,你一定猜出来了,我当时一下子想起了木偶戏,这个差不多也是那个意思,让学生操纵着小白兔在黑板前表演这个故事。

这个设计好不好呢?和我的设计相比,各自的利弊又是什么呢?我在想。。。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绪。

1.我首先想到的是简笔画怎样画。森林怎样画才有感觉,草地怎样画才能如毯,小溪怎样画才能声形并存。我总感觉多么传神的简笔画都不能够画出我想象中的画面。进而我又想到了多媒体课件,找怎样的图片才能表达出文本的感觉?想来想去,我忽然明白,文中描绘的画面太美了,以至于怎样的方式都不能表达出它的感觉,唯有想象。不信,请你读:“绿色的森林里,有块绿色的草地,绿色的草地上,有条绿色的小溪……”

2.第二,我在想关于“走进角色”和“跳出角色”的问题。学生作为读者,针对这篇课文来说,他们愿意用哪种方式接近文本呢?而哪种方式更适合他们呢?显然,无论是扮演成里面的角色还是玩“木偶”,都能够激发孩子们浓浓的兴趣,但再细细想来,又有一些不同:表演时有各个角色的参与,例如狐狸,在表演中是活的,在“玩偶剧”里面却是死的;表演可以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诠释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小白兔经过狐狸等待的地方,他们要把身体压低,要“轻手轻脚”,在穿过森林、草地和小溪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和动作都有变化,而“玩偶剧”里面,做到这一点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有难度;从过程来看,表演时,我可以让四五个小兔子,头顶一张张“绿色的棕榈”,他们之间需要相互的配合和默契,但“玩偶剧”怎样表现这些呢?要做四五个小兔子吗?要找四五个同学来操纵吗?表演时棕榈要粘在小兔子头上吗?显然,表演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一些,而且在表演中,他们先进入角色,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然后再跳出角色,谈自己的个性感悟。而玩木偶剧,适合较大一些的孩子。在我和朋友的交流中,他也曾谈到这篇课文放到一年级下册有点深,我觉得如果选合适的方法,放到一年级也无妨。

3.第三,我想到教学手段运用的问题。在与会时有一节观摩课《还有人活着吗》,在学习第一部分——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教师的第一个环节是自述影片情节,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视频片断,并配读课文,然后问:“你们愿意把掌声给露茜吗?为什么?”“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在学习第二部分 ——“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然后出示关于唐山大地震的视频片断,再然后是让学生拿起笔“快速读书”,画下最能触动心弦的地方,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我们看李静老师对这两部分的处理,都是先从影片及资料出发,而后再匆匆读文,然后就让学生谈(写)感受,我想问,学生的感受从何而来?是来自影片还是来自文本?让学生带着从影片中获得得情感读文章,依托文本想象的空间何在?语文教学的根本何在?那天是我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我读的时候在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眼泪,却仍然在读到最后泪眼朦胧。课文的语言不好吗?不够感人吗?为什么还要借助外力来煽情?并且影片的过早播放,只能冲淡学生对文本的感觉,以至整堂课下来,学生不过是配合老师走了一个感情的过场,没有发自学生肺腑的语言和感动。再回到《绿色的和灰色的》这篇课文,关于教学手段——文章的背景我们怎样运用?去年我们校本教研的时候,上课老师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把简笔画画到黑板上的,这样合适吗?或者怎样画上去才合适呢?如果想不到好的办法,就不如不用或者换一种方式利用。有很多老师上课用多媒体,都在上课伊始就展示出自己精心制作的美丽图片,其实这样并不好,虽然有时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有时候,尤其是公开课,不一定非得用课件,更无需过早地展示课件。

一篇课文,主要由语言构成,教师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把语言读懂,而后是让学生积累运用。积累不是写在本子上的好词佳句,更主要的是对语言表达的感悟和日积月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要抓住语文的根本,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展开想象,感悟文中之情,才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日积月累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爱上语文。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绿色的和灰色的教案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