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品味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散文主题的探究和作者和时代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掘文中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及独特的托物言志。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美点追踪法 3.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镜泊湖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使人神志飘忽,不知天上地下。让我们随张杭杭走进地下森林……
张抗抗,杭州人。黑龙江一农场生活了8年。1972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长篇小说《分界线》。1977年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 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二、整体感知
1.听读,积累词语。积累 “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
3.自读, 理清思路:
“断想”即“片段(断)感想”。但作者感受强烈,主题开掘得深,蕴含哲理,具有感动人心和启人深思的魅力。由于精心构思,描写细致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并成为当代散文名篇。
第一部分(1~2段):总起。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连着发出三个疑问,表达惊奇、慨叹,也透出一种幽怨之感、不平之气。并暗示构思机巧:埋下伏笔,为展现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作一铺垫,使下文思路的展开变得顺理成章。
写法上,欲抑先扬,开篇即生波澜,先写概貌概况,突出广袤盛大的特点,以此作反衬,显出森林生长在不受阳光照耀的黑暗幽谷的不同寻常。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
第二层(9~20段):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给人以沉重感、厚重感。
写法上是插叙,好像亲眼所见似的;却纯粹是发挥想象写成。且运用对比,火山爆发前后的地理景观恰成对比;阳光的无情和不公,与“长空的大风”“洁净的山泉”“山顶的鱼鳞松”对幽谷的友好相助,情感态度恰成对比;作者赞美 “风”“山泉”“鱼鳞松”表达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是合唱出来。
内容上真正描写地下森林仅19、20两段,写得也简略,作者着意是为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以此映衬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伟大,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见现时地下森林状貌。突出其自豪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景仰之情,并揭示深刻哲理。
既写所见地下森林面貌,色彩斑斓(22段)、涛声阵阵(23、25段)低矮地势(24段)又写作者的观览感受和受到启发后的深思,总的说来主观色彩、抒情色彩非常明显。
试用格言概括启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3.析读,概括“品格”并作解释。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板书:
寻觅 【反问 抑扬 暗示】 语言精美
地下森 想象 【毁灭 生长 】 情景交融
林断想 所见 【色 声 状 理】 哲理深刻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局部品读和研读 探究主题
一.品读 语言的精美 体会作者感情(涵咏品味,选择喜欢的句子。背诵、仿写)。
1.全文九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二、三问:“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有疑而问,一改变陈述句的阅读的沉闷,提醒读者的阅读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展开后文行文顺序。
〓第四、五、六问:“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无疑而问,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因为上文就专门谈及阳光的偏私,“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这里已经否定了阳光的公平,那么再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阳光的不公平,是换一种语式强化这种否定的情绪。
〓第七问:“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意义和作用同第一、二、三问句一样。
〓第八、九问:“你的歌是唱给…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这是对经历劫难之后的地下森林的问话,不再有沉重之感,却有另一种动情的感觉,那就是回首往事,怀念艰苦岁月里的患难真情。这两问句是提示回味上文的内容。
2:文章有许多精彩的写景语句,值得认真品味,
〓“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壮观景象,一句一景,语言简练,读来有厚重之感。
〓“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莽莽群峰”“高高天庭”等迭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细致,流畅而工稳,使语言有韵律和节奏感,突出景的意境,显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写得简练,形象感很强,对称句中的两个比喻,更具有美感。并且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背后透露着巨大的感情力量。对称句还有“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
3:语言含蓄隽永
〓“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嫌弃”表现在:“吝啬…装模作样…没有留意过…早已遗忘…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通常被视为最公平的,但这里表现出轻忽、冷漠和不公正。时间是另一种态度: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代价”指:一、极言时间之长;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
〓“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如: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还有许多对称句,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以及前面提到的“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等,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有韵律感,感情也加强了。
二.研读 情感的美 体会本文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
1: 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休
这篇散文贯串全篇的,几乎都是叙事。先写寻觅,其次凭想象叙写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是标准叙述笔法。可我们处处都听得到作者的心跳,读出作者深挚的感情。她为地下森林大鸣不平;她为大自然生命的伟力所深深感动;她为地下森林深情的歌唱;她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她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她歌颂自然生命对生活的痴烈的热爱和不倦的追求。几乎全是叙述的语句,同时又几乎全是抒情的语句。分不清哪是陈述句,分不清哪是抒情句(语法学似乎应该立这个名目)。它们都很自然地融化在一起了。字里行间洋溢的都是情,我们在读这篇散文时,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非常强烈的,会惋惜、会不平、会激动、会亢奋,会敬佩,会赞叹!情的强烈使得我们读者被它感染、感动。
2:人称我与你融为一体
〓描写地下森林,其实是在写“我”心灵感受、抱负志向,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个“你”字具有丰富的意味。由于作者满怀激情,言语中似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得文章具有一种“流动”感,即读起来感情激荡,思绪连贯,一泻千里。
〓文章多处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开篇描写森林景象后,笔锋一转,“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情感力度陡然强化,表示对地下森林的关切、询问、同情,对生命不公的怨恨,对自由、公平、创造、奉献的渴望和追求。这些感情、感受,在后文中都串穿和渗透着。作者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表达了“景仰”之情,用“你”毕竟比用“它”来称呼更加热情,距离更近;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三.哲理美 探究文章主题 感受作者人生
1:哲理性的话:“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这一哲理从地下森林上升到“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的普遍道理层面;引发读者往更为广阔普遍的事理方面思考,即想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考验着人类、人群的质量、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力、生命力,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其实,自然现象本来与人的内心世界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现象也不具有感情。只有文学家、艺术家才在这两个世界中构筑起桥梁,使它们沟通起来,最终给人以种种的启迪。这样的启示好像还应补充一些内容: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优美动人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2、问题探究,突破难点
如何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思想烙印?
文学总是仿拟现实,本文写于80年代初,对“文革”后的社会现实就有很大的仿拟性。作者将观察社会与自然的感悟与社会生活和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如:“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说的是大自然现象,但让人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经历浩劫,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精神。重获新生而百业待兴。本文虽未点明时代精神,但聪明的读者能悟出来。而且有时作者写时未必意识得到,由评论家特点明,大家便豁然开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也不乏其例。
另外,张抗抗从文革中走来,她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自恃有才却长期被湮没,然后,她凭借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低谷,走向灿烂。本文写得如此动情,就是把潜意识个人的生活感受写进去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形象,一个灵魂。
四 独到的艺术创造
首先是它的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见前)
其次是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不是地质学家,面对她脚下的森林,当然不会去运用科学考察的方法去考求地下森林的发生与发展。而是发挥文学家的想象力,饱醮感情又饱含寓意地想象地下森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境,有千万年的荒凉景象,有各方面(伙伴)的帮助,有阳光的不公,有成材后的雄奇修能,内美芬芳。想象的作用使得散文充满诗情画意。
再次是它的拟人化手法。
峡谷的深沉与坚韧,长风、清泉等的理解与帮助,阳光的无情与偏私,地下森林对生命热烈真挚的爱和它的坚硬、挺直……无不都是人的品格与禀性。如上文所说写物宛如人。
不少散文先是咏物抒情,最后都由物及人歌颂具有那些品格的人或事。给人 “画蛇添足”的感觉。本文没有。唯其这样,才使文章意蕴深长,饶有余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男性化散文风格
写壮景,抒豪情。回溯往昔,几千万年翻天覆地的地质变迁,生命的生死的考验,剧烈动荡,惊心动魄,笔生风雷;写深涧里生命的止息,万古荒芜,又庄严肃穆静如止水;写眼前地下森林景观,大处落笔,透散一股豪气、大气;最后卒章显志,阐发宏大深刻的哲理,似男性作家之所长,却为张抗抗所发扬光大。
五、课堂小结
森林是一个记忆库,储存了生命周围的数据。这些记忆告诉我们大自然与人类所发展出的关系,告诉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先灵故事,他们的智慧与错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案例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