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馆(节选)
老舍
教
学
目
标认知目标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理解王利发等人的形象。
能力目标品味正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情感目标个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
难点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
方法导读法。
教学
课时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 注
导入
新课《药》中的茶客→中国的茶文化→茶馆老板的辛酸→旧社会的茶馆的命运。体会茶馆文化
教师补充:老舍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学习写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 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识记:
1.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见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20部译著等。
2.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3.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方珍珠》等。
4. 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承
前
启
后
把
握
故
事
情
节教师补充介绍第一幕与第三幕故事情节,学生结合课文注解了解第一幕与第三幕故事情节: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老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他们的下一代。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撅,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理
清
戏
剧
冲
突
脉
络课文分为十节:
第1节:写李三的抱怨
第2节:写妻子的埋怨。
第3节:写打发难民。
第4节:写军警的敲诈。
第5节:写超级骗子唐铁嘴。
第6节:写“铁杆庄稼”的幻灭与怀念。
第7节:“写“混世魔王”的敲诈。
第8节:写刘麻子的生意。
第9节:写催九峰的绝望。
第10节:写“逃兵”的下场。
1.开头—“忿忿地往后走”。
2.“栓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我给三爷拿菜钱去”
3.“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难民散去”
4. “怎样阿?六爷!”—“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5. “您慢走”—“报童追唐铁嘴下”
6. “自言自语”—“同松二爷下”
7. 这小子”—“同宋恩子下”,
8. “刘爷,茶喝够了吧”—“你们到底有多少块现大洋”
9. “王利发和催九峰由后面慢慢走来”—“我只会念经,不会干别的”
10. “宋恩子、吴祥子又回来了”—结束
在
语
言
中
体
会
人
物教师读王利发的语言:
①“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给你长工钱吗?……All right?”
②“您等等,……我感恩不尽!”
③“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着!”
④“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⑤“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⑥“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
⑦“咱们可把话说开了,从今以后,你不能再在之这儿作你的生意,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⑧“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⑨“那么,你几不想想主意,卖卖力气,别叫大家作亡奴?”
学生总结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1.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萧条,这表现了王利发自私的一面,从自己利益出发不“长工资”。
2.这表现了他委曲求全而又处世圆滑的一面。
3.这表现了他顺应奉承,却又不上当的处世技巧,真是处世绝招。
4.这表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愁苦,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5.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接待方式,此为处世精明之处
6.为别人排解麻烦,这是他善良的一面。
7.精明干练,谨小慎微。
8.想把别人支开,因为有两张嘴吃饭,这又是自私的表现。
9.这并不表明他有了觉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表现了他深谙处世之道。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作业布置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备 注
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王利发的人物性格。
在
语
言
中
体
会
人
物教师指出人物语言:
1、常四爷的语言:
“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的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
“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2.松二爷的语言: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3. 刘麻子、唐铁嘴等人物语言:
“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唐铁嘴)
“赶明儿我一总还给你,那一共才有几个钱呢!”(唐铁嘴)
“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刘麻子)
“你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刘麻子)
4.崔久峰的语言:
5.吴祥子、宋恩子的语言:
学生总结人物形象:
1.常四爷的形象: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茶馆(节选)教学教案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