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创造原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创新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引自《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这篇文章就是议论创新问题的。
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怎样寻求呢?课文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这要素是:①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的论述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是自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像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物也都如此。总之,“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课文提出了这个观点,只是举了两个事例来加以证明,并没有在理论上多加分析。其实,不少教育家都说过,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只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算真正获得了知识,否则,知识便一钱不值。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鲁迅先生说,读书要和“实社会”接触,和“实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也是要运用知识的意思。反过来说,如果只是一味死读书,不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一言以蔽之,只有懂得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创造力。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赢得了我国初步小康的实现。
2.课文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巨大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规律。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探究下边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第一问。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第二问。因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不是伟人名人才有。(引导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体会来谈。)
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
第一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第二问。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第三问。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设问句。
设问句是常用的句式。课文中除题干中举到的以外,还有:“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在本文中,它们的作用除了题干提到的以外,还有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至于怎样运用设问句,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
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掌握课文主旨。
这段的观点很多,学生可以随意选取一个,举例加以证明。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确立课文学习目标。一般说来,可以确立为以下两条:第一,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第二,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围绕这两条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自己另外确立学习目标也是应该鼓励的。
二、可以采用问题式导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除课后练习外,还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所提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2.“正确答案只有一种”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5.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6.课文中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
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和课文练习中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可以作多种引申。例如,课文的多种解读,问题的多种解法,完成一个任务的多种途径,等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引申得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学生之间可以交流,互相启发,开阔思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有关资料
一、关于联想
指回忆时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节录自《辞海》)
二、关于想像
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像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像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一般可以分为创造想像和再造想像两种,它们对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起重要作用。
(节录自《辞海》)
三、关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地有步骤地连贯地思考,提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求有创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与一般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想像、尤其是创造性想像的参与。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以及有关的广博知识;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规律与结论;把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周围环境(如同志间的切磋讨论)的激发等。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及绘图、写作等实践活动相联系。作为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节录自《辞海》)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九年级上教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