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品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放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罗大佑在台湾的现场演唱上,这首歌曾使在场观众热泪潸然。是呀,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哪一位海外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故国呢?乡愁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脑里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哪位同学说一说你读过的或看过的描写乡愁的诗句。幻灯片展示

由于政治的因素,大陆与台湾隔绝50多年,台湾同胞也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思念着祖国的统一,写下了许多思乡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诗人余光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最为浓厚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作者简介

老师出示图片,简介余光中

(三)解读全诗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放飞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回味咀嚼,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1、第一个环节: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A、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诵,请大家体会其中的感情、节奏和重音。

B、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视频里面,读得如泣如诉,把作者深深的悲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C、再听一次。

D、要把这首诗读好,首先要领会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感情。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老师范读。

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老师范读。

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老师范读。

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老师范读。

E、大家两人一对,互读互听,如何读出感情。

F、全班齐读。

2、第二个环节: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A、通过朗读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惆怅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确: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那么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 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C、乡愁是非常抽象的,是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怎样为我们表达这种情感?

明确: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3、第三个环节:放飞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同学们,一首好诗,它的语言往往能诱发人多面的联想,因此一个理想的诗歌读者也要善于从诗歌中获取诗人寄寓的情感,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准确地填补诗人语言留下的空白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同学们,你们能否运用想象在大脑中绘制一幅诗歌所描绘的人物、图景、场面、事件呢?

老师范读诗歌,并出示四幅与诗歌意境非常吻合的空镜头的画面,让学生展开联想,用语言进行描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回答。

4、第四个环节:回味咀嚼,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A、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二表现为音乐上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

B、它的语言美表现为:

四个时间段:小时候 → 长大后 → 后 来 → 现 在;

四个对应物:邮 票 → 船 票 → 坟 墓 → 海 峡;

四个数量词:一 枚 → 一 张 → 一 方 → 一 湾;

四个形容词:小小的 → 窄窄的→ 矮矮的 → 浅浅的。

5、小结:

(四)、小结

教师小结: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诗人旅居海外四十多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时刻没有离开过他,诗人为什么如此眷恋自己的故乡,其实这就是一颗拳拳的爱国心。同学们我们当前应怎样去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五)、板书设计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普遍家国之思

(六)、作业

1、以“乡愁是……”的句式说出自己心中的乡愁(例如: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2、出示席慕容的思乡诗《乡愁》,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七)、播放凌飞的歌曲《乡愁》结束课程。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诗歌体裁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延伸(感情)”的品读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乡愁》一诗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整堂课教学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高。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乡愁》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