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探讨文章的思想内 涵和说理方法;总结文中的语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质疑、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鉴赏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认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
1、诵读文本 ,积累文言字词,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说理方式。
学习难点
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关系的整理。
课前预习
1、知识链接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2、阅读《创新设计》中本课的作者作品介绍,并完成基础积累部分练习第一、二、八题。
3、思考问题:你如何理解题目“逍遥游”?
学习过程:
一、导入: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二、请谈谈你对“逍遥游”的理解。
三、诵读文本,疏通文意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意。
1、通假释义
北冥有鱼( )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阅读并探讨:
(1)本段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庄子是如何描写鲲鹏展翅的情形的?与“蜩与学鸠”相比,鲲鹏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3)作者描写这些对象都是为了说明什么?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意。
1、通假释义
小知不及大知( )
此小大之辩也( )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小年不及大年
3、词类活用
而后乃今将图南( )
4、问题探究:
(1)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2)作者在这一段用对比的例子又说明了什么?
(三)朗读第三段,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意。
1、通假释义
而征一国者( )
旬有五日而后反( )
御六气之辩( )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3、问题探究
(1)作者提到了宋荣子、列子两个人,说明了什么?
(2)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四、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五、课后练习:请写出以下虚词的意思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
② 之二虫又何知!:
③ 穷发之北:
2、 其:
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完成《创新设计》的练习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逍遥游》导学案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