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远离成功的公开课
—–我教《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常常留下许多遗憾,所以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语文是诗意的,但常常经过一再的压缩而失去了水分。
案例背景: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大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嫌。赞扬有之,批评有之,谩骂亦有之,仿佛误尽苍生尽语文。于是语文界同仁联合社会上有识之士共同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改革、创新,希望重拾失落的语文心。千呼万唤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终于飘然临世。然而其中孕育的艰辛、分娩的阵痛又有几人知呢?《新课标》明确了语文科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明确要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个理念尽管有“相见恨晚”之感,可是高扬的人文主义大旗却使人们确信语文是能够焕发她的光彩与美丽的。
案例描述:
《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史的散文名篇,其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审美感受,悲凉的意境,雅俗共赏的情趣,浓郁的人文情怀,复杂的历史背景等等,使得这篇文章晓畅明丽的文字背后,有着数不尽的繁难。如何在既不失去美、不使文章变得干瘪,又深入到文本的腹地,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呢?我努力钻研了教材及相关的资料。然而当走下讲台时却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和不足。仅截取课堂部分过程略作探析。
片段展示
……
师: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 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展示课件)
瑞士的思想家阿米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易森《郁达夫,一个不该被冷落的名字》:“有人批评他用语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请同学们结合五幅景物描写讨论探究《故都的秋》体现了郁达夫怎样的心灵意识?
[自我点评] ( 这个问题不明确,有些不知所云,但老师希望能够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加以解决,这使得学生们的活动目的性不明确,讨论进行得也比较困难 )
学生们三三俩俩的讨论,但明显气氛不够热烈。
师:同学们,可能讨论比较困难(语病),下面老师再将作品的背景向同学们略作交待,或许对大家有点启发。
(教师课件展示)
“清、静、悲凉”为哪般?
1 作品写于1934年,日本占领东北,虎视眈眈中原 ,是时代的阴影投射在作者的心中。
2 在文章写成的前几年间,作者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却屡遭打击,1927年因于社内同仁意见分歧依然宣布离开一手创办的“创造社”,1933年又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和政治迫害,不得已移家杭州,生活失意,颠沛流离。
3 作者三岁丧父,少年时随大哥留学日本,遭到异族很多歧视和白眼,成长的经历造成了他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4 作者的审美观,主张“静的文学”使然,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
自我点评] ( 此处问题较多。教师发现了同学们的讨论不热烈后就应当将问题提得更明确一些,但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反而将作品的背景交待出来,姑不说此时交待是否恰当,单就这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就值得批评。钱理群先生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中就批评过这种思维模式,他说:“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必然充满单一的苦闷感。”其结果必然是会对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干扰、误导 )
(几分钟后)
师: 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怎么样了 ?有没有同学想谈一谈的?
(没有学生呼应,老师只得“点将”)
[自我点评] (这已经说明这一问题的设置是失败的,同学们无感可发,“点将”只能使学生们乱说 )
生一:我觉得在“秋日胜果”这一部分中,“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表现了作者面对抗战的失利的现实,作者并没有悲观,而是充满了希望之情。
师:好,你谈得很好请坐。
[自我点评] ( 这里有任意拔高之嫌,可老师却没有能及时地引导、纠正,反而大加赞扬,这种廉价的表扬是以知识的误导为代价的 )
生二:作者在“落蕊知秋”中说“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里则表明作者面对日军侵华的现实的悲凉,悲伤的心境。
师: 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牵强了吧!落叶知秋就说明作者对日军侵华的现实悲凉,这拔得也太高了吧!
[自我点评
] ( 此处说明教师已认识到了前面说的问题,但褒彼而抑此将使学生们何去何从呢?)
时间关系,教师没有再请同学们谈他们的感受,而是老师自己讲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
[案例说明]
这一片段只是课堂中一个很小的切片,但反映出了平时上课时教师经常出现的问题,可以说这不仅仅是这节课的遗憾,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千百节课中常常剩下的遗憾。值得深刻反思。
案例反思:
1 教师在学习和实践《新课标》时还有很多不当之处,还残存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走过场的现象。如《新课标》要求语文要教教出点儿人文性,但教者却只是人文的皮相,至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只是一个空架子。另外,教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似乎在实践着《新课标》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然而仍是皮毛功夫,有其形而无其实。
2 教师的个人素养,学识素养,探究精神,钻研意识亟需加强。如本案例中教师的预设问题不够明确精当,教师的评价不够客观准确,教师的临场发挥和随机生成的能力不够,使得这堂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对文本的钻研和驾驭尚处在初级水平,只能借助相关的参考资料,照本宣科,基本上没有个人的见解和感受。
3 课堂是有生命的。这生命就是动态的,非预设性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预先设定的,也不是教参决定的,而是师生双方互动生成,更具有现场性、动态性。”本案例中教师预设了几个问题和相关的提示或注脚,然而课堂的反应平平,而老师仍是一味按“预设的方案”进行,没能及时地调整和变更。说明教师的思维仍是以教者为中心,学生只是看客和陪衬。
4 语文教学与现代技术的合成有多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现代技术的确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但有一些问题却不能回避。比如(ppt课件)是语文教师比较青睐的,然而它的展示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不能够及时地更新和课堂随机生成,难免使学生们有(ppt课件)就是板书,就是答案的消极影响。另外个别教师追求课件的美观和自己的方便简易,导致现代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中走进了炫耀、显示、轻浮的死胡同。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都的秋》教案28教学案例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