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郁达夫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语
秋天,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词歌赋,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暝》,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还有一些有名的诗句,比如,王勃高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哀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等(可由学生自我发挥)。这些诗句中,有的描写的是秋天的肃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意;有的刻画的是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秋。今天,我们便来看看,在著名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笔下,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秋”的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20世纪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板书)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教授生字词。(见书)
2 学生朗读课文。
3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净、悲凉
②文中哪句话能最准确地表现作者对这样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表达了作者热爱、赞美这样的秋天的感情。
③表达本文主要内容的是哪一句话?(即文眼)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第二课时
重难点解决过程:
一 学生朗读前两段,思考:
1 作者在这两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的前两段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对北国和江南这两个地方秋天的不同感受,以两个地方的对比来突显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向往之情。(板书)
二 学生默读课文3—11段,思考:在这部分中,作者一共描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
明确:作者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一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板书)
三 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段,思考:
1 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段主要写的是南国之秋的色、味都比不过北国的秋天。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 学生通过板书讨论:文章的总起部分与总结部分有什么关系?
明确:结构上,两个部分首尾相应,都是对比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意境上,总结部分强化、升华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板书结构框架图:
第一部分:总起(1—2) 写感受。
1、 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 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3—12)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13—14)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 课堂小结
散文《故都的秋》从对北国、南国的秋天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然后作者采用了分述的写作手法,以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景色,赞美北国的秋天;最后总括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眷恋的感情。文章首尾照应,层次严谨,浑然一体。
第三课时
一 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郁达夫先生笔下的北国秋天。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笔下的秋天的景色除却清、静、悲凉这几个特点之外,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
二 整体感知
1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在文章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共描写了五种景况,那么同学们能将这五种景物概括为五幅图画吗?
明确: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2 让学生体会这五幅图画,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五幅图画分别怎样体现出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秋花图”——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以色写秋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的特点;“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冷色调的“牵牛花”和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的特点。
…………………………(见书分析)
3 提问: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4 提问: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之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之作。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章的结尾处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三 提问:北京有很多知名的名胜古迹,比如:陶然亭的芦花、香山的红叶、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等等,为什么这么多的名胜作者不写,而要写身边这些不出名的景物呢?(学生发挥,教师提示简介和写作背景。)
1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郁达夫跟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读书。在这期间,郁达夫曾广泛地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郁达夫饱富诗书,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又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17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散文、小说、诗词和文论等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并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热情蛋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
2《故都之秋》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之间,日本帝国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对中原地区也是虎视眈眈。国民党政府不但不反抗,还实行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政策。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了上海,避居杭州,过上了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在这段时间,郁达夫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明确: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艺术特点的作家。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几个重要时期。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漓,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清”“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虽体验到生活的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没有消沉,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与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自然景观和人生景观的美好的一面,充满眷恋和哀惋。他不写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员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郁达夫的平民意识。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受文化气息,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人赏秋文化的珍爱,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怀。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的心理描写。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
①社会环境的黑暗。
②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秀丽的幽道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③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通世文学”。
四 课堂小结
文贵创新,是说一篇文章在下笔时,作者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使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为咏秋佳作又创一里程碑。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感情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愁善感的主人公身上的一部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都的秋》教案30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