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是一首儿童诗。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年级下册《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一年级下册《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

《春风吹》是一首儿童诗。分两节。第一节描述了春天的特征,内容浅显,用来再现春天特征的景物,为学生所熟知。教学这类儿童诗往往有两种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一种是易化之。教师以为没有什么讲头、练头,领学生读读、背背算是完事;一种是难化之。不从诗本身的内容出发,不从教学的要求出发,不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兜了许多圈,硬塞进许多东西,大讲特讲,结果并未抓到根本,收到实效。邵老师教学儿童诗往往独具匠心,本教学片断,即表现出实与活的特色。

一、实即训练内容落实,教学方法务实。

“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是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求,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在观察、理解、听说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切实进行理解词句的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这节诗用了四个拟人的句子,指述了柳绿、桃红、燕归、蛙醒四景,静与动、色与形浑然天成,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画。本片断紧紧扣住词句训练这个重点指导阅读,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第一步,观察体味,初步理解。抓住“吹绿了”、“吹红了”、“吹来了”、“吹醒了”等词语,通过冬春四种景物的对比观察,把握变化,认清特征,化难为易,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步,对比分析,深入理解。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笔者认为,根据教学需要,用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反映出类似内容,也是相宜的),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对句子作简单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表达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完成了一个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理解过程,拓宽了认识的广度。

第三步,生发联想,入境悟情。这一步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文字表象的认识、诗境诗意的把握经过了一个内化的过程,并且经过加工,得到一种收获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直至一吐为快,娱悦心智。显然,这一过程是一个扎实的语言训练过程。

二、活即训得内容实而有变,教学方法实而有趣。

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切实进行语言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必须富于启发性,要把语言的生动性及其本身丰富的表现力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情与趣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教学的效果。从训练的内容看,虽然三步训练都是为理解词句内容而设计的,但是层次有别,角度不同,教学的作用与效果也逐步扩大。通过变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不断调整学生的情绪,造成新鲜活泼的学习气氛,使词句训练不断得到强化。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还在于激趣,变苦学为乐学。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邵老师 “以画带读”的方法。邵老师的简笔画快速、准确,描绘生动。在教学中,他发挥这一特长,用富有表现力的简笔画代替挂图,让学生随着不断扩展的画面来学习诗歌,这种指导,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来说有几个优点。

其一,观察的顺序性强,便于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中的内容;

其二,便于把“看图”与 “学文”结合起来,使学生体悟到观察与表述的联系以帮助理解;

其三,使学生的观察理解由部分到整体,渐趋完整,渐入佳境,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一年级下册《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