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5月11日星期五

上午第二节课

8:45-9:30

地点:一(2)班

听课人:熊庆树

刘星辰

孙芳

课前语文课代表抄写有关诗词。

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

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教师:刚才这个故事讲得非常好,无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最后人生的价值是不变的。我想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人――李清照,她虽然遭逢战乱,一生坎坷悲苦,但是她的人生价值,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始终如一。

几点意见,一是抄写的有些慢,第二个是有些乱,应该讲究一个构图,这样抄写我板书的时候就不好写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学习《声声慢》。同样是男同学先齐读,然后是女同学读。

李清照的词,我们知道是属于婉约词,应该如何去读?

“声声慢”开始(男声)。

女同学,自己开始(女声)。

(整体效果还不错,所以教师没有作过多的点评,只是在下面直接点出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两个字音需要注意:一是乍难还寒的“还”(huán),一个是怎生得黑的“得”(dé)。

同学们,我们朗诵的时候注意文本特点,一个是《声声慢》这首词的标点符号很特别,你看一看。有一种标点符号出现的很多,很特别。

学生小声说:逗号、顿号、感叹号。

教师:逗号出现的多但不特别。最关键的是感叹号,逗号、顿号它只是一个简短的停顿。

同学们读一读这三处感叹号该如何去读(和学生一起品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第一处,第二个是这首词大量使用叠词,叠词该如何去读。

学生自读。

教师:其实从意思上讲,叠词和单个词表达意思是一样:寻寻觅觅的意思是寻觅,冷冷清清的意思是冷清,凄凄惨惨的意思就是凄惨。但是作者为何要用叠字,叠字有什么好处,该如何去读。

教师范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那种感情那种氛围更浓厚,同学们自己放开声音自己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一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教师:很大进步。这首词两个特点,一个是感叹号,二是叠词,我们连起来体味李清照词的特点,“声声慢,李清照”开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同学们朗诵已经差不多了,你读过之后,这首词给你怎样的感觉,第一印象。

陈志鹏:凄惨凄惨。

教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陈志鹏:惨。凄。

张焱焱:我觉着这首词和上首词(醉花阴)一样,都是表达出作者的愁。

教师:一个字――愁(板书)。课文最后讲的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通篇都是写愁的,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比较一下,这首词是写愁的,上节课我们刚刚学过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醉花阴》,也是写愁情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两处愁有什么区别吗?你看,从它的内容,从它的情感,从它的程度上来看一看,两处愁什么区别?

王毅:我觉得《声声慢》这首词的愁比《醉花阴》的愁更深一些。

教师;具体一点。

王毅:前面说黄花时只是说瘦,而这里的“憔悴损”说明凋零、枯萎、殆尽了。

教师:上面(醉花阴)只是消瘦、飘零。《醉花阴》的愁虽然很浓,但是和《声声慢》比起来,还是要浅一些,或者说《声声慢》的愁更深、更浓、更重。作者最后不是讲了吗“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仅一个“愁”字还表达不了。

既然这首词是写愁的,那么她是如何表达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呢?你认为哪些词句写的最好,最深刻,表达的淋漓尽致?《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从哪些地方能传达出来?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高中语文优质课堂实录《声声慢》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