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采用了课堂听课、录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时运用了计算机计时技术。在拍摄录像之前首先与教师进行了联系,作了一定的准备,然后课堂录像。在录像的同时,有一位观察人员在教室里听课,为的是能够全面观察课堂教学的环境,体会现场的教学气氛,以及课后在理解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课堂教学结束后将访谈提纲发给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不脱离提纲的范围。访谈的过程也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分析的时候,首先将录像和访谈的内容都转化为文字,然后分析课堂教学的结构,制作课堂记录表。最后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科、年级特点作出的,力求简洁明了,抓住主要因素。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字记录
教师(以下简称师):我们的成语游戏照常进行怎么样?
学生鼓掌,三位学生到讲台前,一位学生把成语写在黑板上,第二位学生面向黑板,说出这个成语的解释,第三位学生背朝黑板,猜出这个成语。
学生(以下简称生)1:(听不清)
生2:(没猜出来)
师:最后一个字念什么?
生2:he。
师:应该读he,一丘之貉。
生:he。
生1:形容一件事很常见。
生2:司空见惯。
师:很好。
生1:比喻考试落榜。
生2:名落孙山。
生1:(听不清)
生2:此地无银三百两。
师:XX同学今天字写得特别好看,平时要注意。(学生笑)这几个成语大家注意一下,要会用,一丘之貉的貉’不要写错。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诗。(教师在学生做眼保健操时已在黑板上写好了板书)这是苏东坡弟子陈师道写的短短的一首诗: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接着教师解释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们今天要学苏东坡的一首词,这首词并不是苏东坡在投荒的岁月里写的,但和投荒也差不多了,苏东坡正好因为贬职被从京城里赶了出来,被赶到湖北黄岗,当时叫黄州的地方。一般说来,被贬职总归有点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审视这件事情,我们倒还觉得苏东坡的贬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正是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和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念奴娇资壁怀古》。接下来要把书翻到56页。
师:我们昨天学了《水调歌头·中秋》,我们要求对这两首词能熟读,要求更高点呢就要能背诵。现在请全班一起把这首词读一下。
(生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读得应该说很不错的了,有几个育注意一下:浪淘尽,不要读成浪tao尽,那样的话容易把这个字写错;羽扇纶巾,纶这个字不念lun;早生华发(fa),发第四声,跟上面的雄姿英发(fa)不一样;最后,一蹲(还酷江月),关于后面这个字还,到底读比如,还是读hai,始终没有定论,我教了那么多次了,我都没找到这个字的读音,这样我们至少统-一下,今天我们是不是就把它统一读成hai。接下来我们请同学个别地朗读一下,好吗?你能背出来更好,要注意,背不是最终的目的。
(叫一男生读,读得非常好。)
师:他是用了心在读,读得很不错。再请一个女同学,谁愿意来试试看?
(一女生读,也读得非常好。)
师:你们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读,这样的词要一阔一闽把它们背出来。
师:关于这首词,或者说关于苏东坡还有个小故事。当年苏东坡在翰林院里的时候,有一次在一块儿聊天时,苏东坡向一个幕僚问起关于词的一些看法,幕僚就说,您的词和柳永的词不一样,柳永的词应该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拿着红木牙板敲起来,唱杨柳岸晚风残月之类的,您的词应该是一位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敲板高亢而歌。当时苏东坡也非常高兴,为之绝倒。现在我们就来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当那位幕僚在说起一位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敲板唱起来的时候,如果他唱的是《念效娇·赤壁怀古》,那么应该是哪一句最适合这样唱呢?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