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一、温习导入:
历代名家对秋都特别的钟爱,描写秋的佳作数不胜数,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的《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
这些佳作中既有颂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写萧瑟凄凉,又有刻画絢丽多彩。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
二、新授:
1、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到达新加坡,在文化战线上从事抗日斗争。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沉沦》是其成名作。其著作大都收在《郁达夫文集》。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至1933年,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题解:“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4、(一)朗读课文,初步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求:认真听配乐朗读,扫清文字障碍,完成导学稿上的预习测试。
(二)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总起
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清晨院中所见之景
秋槐之落蕊及其他
记叙秋蝉残鸣无处不在流露忧独之思眷恋、赞美
分写秋雨过后话秋凉
枣树在秋日的奇景
议论:能引起一样的感触
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
收束直抒对故都秋的眷恋情怀
(三)赏析研读文章
研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文章的文眼所在,它构成文章的基调。从结构上说,这是文章的总起,也是文章的线索。
2、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慢”“润”“淡”。
用作对比,以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并表现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研读“清晨静观”的一段,回答下列问题: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陶然亭等风景区,处繁市之境,而且秋色明艳,这与作者当时喜好清静之所的心境不合拍。
3、品味下列写景句的特色及所包含的情味:
(1)“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从视觉入手,描写北国的秋高气爽和天色的清纯。
(2)“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听觉角度写北平秋天的静,静中有动,更显其静。
(3)“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这斑驳的日光,使人在潜意识里有惨淡之感。“细数”中透露出心境的静如止水。
(4)“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破壁腰”显出悲凉之意,“静对”也写出了闲情。
(5)“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蓝色”是冷色调,与作者爱好“清”“静”“悲凉”的心境与审美追求相吻合。而“淡红色”是暖色,太耀眼,与整个意境不相和谐。
(6)“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样的景物给人以萧疏之感,营造出具有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
研读“秋槐落蕊”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段描写是怎样表现北平秋的“清”“静”“悲凉”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寂静无声,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又是寂寞。
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怎样理解“细腻”“清闲”“落寞”三个词语?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落蕊”尽去,只留下一条条“细腻”的扫帚丝纹,那种清静、空闲之感,非淡泊、沉静的心境不能体察,潜意识里包含了作者一层悲凉的情绪。
研读“秋蝉残鸣”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体会景物描写中所包含的情味。
北国的秋蝉,无处不在;秋蝉的残鸣,无处不可闻,萧瑟之气笼罩故都。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秋蝉悲切的啼唱,它牵心动魄,叩人心扉,悲凉之意油然而生,这声声残鸣中,蕴涵着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
研读“北国秋雨”几段,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国的秋雨具有哪些特点?
忽来忽去,清爽利落。
2、品味“雨后话凉”的描写中所包含的情味。
画面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形象里颇有地方特点,可看做是故都人的代表;“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其神态举止,那一声声缓慢悠长的互答,却暗含悲凉之意,给故都平添了三分秋意。
研读“秋日枣树”几段,回答下列问题:
在秋季“枣”的颜色经历着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描绘它这种变化?在其描写中透露出怎样的情绪?
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
作者以枣子颜色的变化写季节特征。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正是秋由始至终,由盛至衰的过程。
透露出对清秋胜景的无限留恋,及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
研读“议论”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作者议论的中心句。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作者在记叙之外,为什么要宕开文笔,纵横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写,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
从内容上看,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从章法上看,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体现出一种疏朗不羁的风格。
3、研读课文最后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南国之秋”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
(2)作者通过什么手法突出这个中心的?对比。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对比。
三、巩固:
完成导学稿的新授测试,师生共同讨论学稿中的重难点。
四、总结:
1、的主要表现手法:景抒情,情景交融。
课文将故都的秋色与作者的主观感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色中有感情的眷恋,眷恋中又渗透着秋的落寞。
2、运用对比、衬托手法。
(1)对比手法。写景部分将南方之秋与北国之秋作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表达作者对于故都秋的热爱。议论部分也用了对比,写出了秋天所给予不同人的共同感受,使其抒情的结论水到渠成。
(2)衬托手法。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些地方的静寂。的语言特点:
(3)《故都的秋》取随笔的体式,信笔写来,如同闲情漫话,全无雕饰痕迹,但每一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无论是描写宏观景物,还是微观景物,无论是名词与名词的搭配,动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都显得匀称精当,朴素自然。句式的选择上,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排偶句,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应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品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题册》中的练习。2.预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疏通字句,对照预习提示熟悉课文内容。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都的秋(苏教版高二必修)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