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第4-7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 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一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①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

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讲读中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读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的能力。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第4-7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 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一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①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

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讲读中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读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的能力。

探究活动

1.傍晚,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吗?

附几篇小文仅供参考:

1.《故乡的云》

2.《黄昏的彩云》

3.《白云》

4.《观云》

2.积累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

附一份资料供参考。

故乡的云

有人喜欢皎洁的明月,有人喜欢壮观的瀑布,有人喜欢夜晚的星空,有人喜欢淡淡的晚霞。而我却喜欢那变化多端的云。

故乡的云十分美丽。有时薄得像一层纱,有时厚得像一床被;有时分散成一块一块的,有时聚集成一座座小山。故乡的云又十分可爱。时而像一只小白兔,一蹦一跳,像和谁赛跑似的;时而像一只大黑象,鼻子里都是水,“哗啦,哗啦”地往下洒;时而像一只猫,正在睡懒觉,对外面的事情漠不关心。有时云儿们又会聚到一起,像是在说悄悄话。

故乡的云变化多端,我最爱故乡的云。

白云

今天吃过午饭,我闲着没事,就站在三楼阳台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朵朵白云像棉絮似地在天空中徐徐移动。

白云的姿态变化万千。不信你看天边,那片云不像一只浑身雪白的“天鹅”吗?它怎么一直不动呢?哦,它在睡觉吧,咦,“天鹅”动了!它醒了,正朝这边飞来了,飞呀飞呀,“天鹅”变大了,也变得模糊了,渐渐地越来越淡,最后消失了。

呀,那块云像什么,好吓人呀!哦!原来它像百兽之王—老虎。它正张开血盆大口向前走呢,尾马摇来摇去。一会儿的工夫,嘴巴变大了,大得可怕,渐渐地,嘴巴没了,再一看“老虎”的四肢、尾巴也没了。

那边的一块云好奇怪呀,动也不动,不像“老虎”,也不像“天鹅”。嗯,它像什么呢,动了,动了,近了,近了,看清楚了,原来像只“麒麟”,背上还有一个人呢,哟,像是“观音菩萨”。它们过来了,越来越近,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又渐渐地扩散,最后变成支离破碎的云块了。

观云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来到阳台上,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一片昏暗,没有星星和月亮,忽然,我发现北面天空有点亮,仔细一看,原来横着一块长方形的彩云。彩云不太大,四边不太整齐,有的凸出,有的凹进。这块彩云由三种不同颜色组成,上边蓝,中间红,下边白。远远望去,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它的四周都是暗蓝色的,把它映衬得更加美丽。我突然想起《自然之迷》上说的是地震。书上说地震云一般出现在早晨或晚上,颜色非常鲜艳。想到这儿,我怀疑这块云就是地震“云”,我有些害怕起来。

黄昏的彩云

一天傍晚,我出外散步,忽然觉得被笼罩在一种奇丽的景色之中了。举目远望西边的天际,我发现那玫瑰色的云块在天空徐徐变幻着形状—时而像巨人,时而像雄狮,时而像染了多种色彩的山峦。那橙黄的光柱透过云层,直射大地,犹如天幕拉开,一场壮美的舞剧即将开始。我被这迷人的景象陶醉了。

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灰黑色云片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好像谁不小心打翻了墨汁瓶,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渐渐地,黑云又散了。太阳把温柔的余晖反映到地面,那光线一点也不刺眼。花呀,树呀,都染上了一层桔红的颜色,连我自己也成了桔红色的了!沐浴在晚霞中,真是心旷神怡!我真想放开喉咙唱一支歌,表达我心中难以抑止的感情;真想吟诵首小诗,赞美这黄昏奇丽的景色。

啊!黄昏的景色这样美丽迷人。我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人生的少年与暮年,和自然界的朝霞与晚霞一样,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绚丽多姿,美妙动人的。

我多么喜欢这黄昏的彩云。

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

浮云 云雾 浓雾 云烟 云层 云端 流云 游云 云海

飘动 飘游 飘荡 飘忽 翻动 翻滚 轻盈 飘浮

晨雾迷蒙 云雾迷蒙 云轻如棉 云雾缭绕 云雾弥漫 云雾簇涌

云雾茫茫 云海茫茫 云雾变幻 云海奇景 云雾消散 公开雾散

云消雾散 流云奔涌 海云缭绕 彤云密布 乌云翻滚 如烟似雾

轻拢慢涌 神奇缥缈 轻盈柔美 漫天大雾 雾气腾腾 雾气升腾

虚无缥缈 变化多端 神妙莫测 千姿百态 万千状态 千变万化

变化多姿 飘荡不定 淡淡的云

乳白色的云纱 玫瑰色的云彩 灰蒙蒙的雾气 雾腾腾的云海

镶着金边的云 雪白的浮云 白茫茫的雾团 粉红的浮云

轻如薄纱的雾 翻腾的乌云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块一块的浮云,像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水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只见山谷间的白云,时而滚作一团团的棉絮,时而化作长长的绫罗,绕着这个山峰飘忽而来,又悠然地从另一处山峰飘忽而去。

云彩在这山区也是天然的景色。住在山上,清晨,白云常来作客,它在窗外徘徊,伸手可取,出外散步,就踏着云朵走来走去。

有时它们迷漫一片,使整个山区形成茫茫的海面,只留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云海奇景。

雪峰山顶,云雾缭绕,如果巧遇,一霎时,云开雾散,只见脚下银涛翻滚,座座山顶如浮沉在滔滔的白浪之中……

我跨上岩石仰望,岭上,涌起了浓墨般的乌云,层层叠叠,慢慢地向头顶压来,云下一片灰白色,那是雨帘: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了!

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堆积的白棉花球,变成了金色的菠萝了。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扇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最高的山巅笼罩起来,似乎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白色的轻纱。

不一会儿,云彩又驯善地变成了白色,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隐隐约约似乎还辨认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空里逍遥自在地飘浮着。

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涛,像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

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鬓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朵朵雪白的和粉红的浮云,像一群被汽笛的厉声怒吼吓惊的大鸟一般,在蔚蓝的天空中很快地飘动着。

朵朵浮云,越飘越慢,淡淡的云影,逐渐透明。云影轻轻拂过街道,惊过屋顶,遮住人们,仿佛要拭去墙壁和屋顶上面的污泥尘土,抹掉人们脸上的愁容,在工人区来一番扫除。

晚霞故意引诱着我们,把小荣的脸映照得又红又亮。白云变成了金黄的,粉红的,酱紫的。有一句俗话说,“七月八月看巧云”。这正是八月,真的,那些云彩有的像一片树林子,有的像一个长胡子的老汉,又有的像一只老虎。它们还会变幻,一会,树林子变成高楼,老汉变成了大公鸡,真好玩啊。

昆明的云是很有特色的。有时候,连绵不断的镶着金边或银边的云层在翻动;有时候,长空万里,只浮现一朵一尘不染的白莲;有时候,像一座巨大建筑物的圆顶,上面全是精雕细刻,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滚滚的云流翻山而过,直泻深谷,似流水瀑布,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这就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

有时,它涓涓细流,翻过小天池山,形成一线,进入幽谷。有时它银丝缕缕,经过小天池山的每个山口,形若玉帘抖落而下。有时,它又似奔腾的江河,翻过天目山顶,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尺。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火烧云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