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课文,就知道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感情很深:
●“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江西是红色长征的起点。1934年10月17日,红军乘迷雾从江西瑞金向西踏上茫茫征途。那个时候,大黑骡子就跟随着彭德怀,一路连破三道封锁线,鏖战湘江,二渡赤水,攻桐梓、打遵义,抢金沙江,渡大渡河,翻大雪山……大黑骡子一直陪伴在彭德怀的身边,一起出生入死,是老伙计,是老战友,感情深哪。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句中的“抚摸”可以看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过草地时,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连野菜、树皮都被前面的部队吃光了,最珍贵的是粮食,粮食比金子还珍贵。就是这样珍贵的粮食,彭德怀“悄悄”地从自己的口粮中分出一部分,塞给大黑骡子吃。“悄悄”是不让别的人看见,是怕其他战士不理解。“念叨”的意思是“因惦记而谈起”,可见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彭德怀一直惦记着大黑骡子,一直将大黑骡子放在心上。“一直看着它吃完”,可以想见,彭德怀看着大黑骡子的时候,眼里是充满爱怜的,就像父母有了好吃的,给孩子吃,看着孩子把东西吃完一样。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发火”是难过到了极致,控制不住了,火发得越大,越能看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吃不下”,不是彭德怀不饿,他和战士一样,饿啊,但是那碗肉汤里散发出的是大黑骡子的气息啊!他深深的爱着大黑骡子,怎么喝得下这碗肉汤呢?
大黑骡子之于彭德怀是老友,是战友,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伴,大黑骡子非杀不可吗?不,不是的。种种理由都可以不杀大黑骡子。
●老饲养员:“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大家:“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
●方副官长:“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拖粮食和器材。事实上,路上留下一头骡子来驮东西,未尝不可啊,
有那么多可以不杀的理由,有那么多人为大黑骡子求情,彭德怀自己又和大黑骡子有那么深的感情,但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是他几次亲自下令杀大黑骡子的:
“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
“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
不仅是下杀骡子的命令,每一次下的“命令”里全带有强烈的、不容改变的感叹号。这个感叹号里是他对大黑骡子的恨吗?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能读出什么呢?
不只如此,对邱南辉说话时,是“大声”的,是“不耐烦”的;对方副官长说话时,是“双手*在腰间怒吼”的。从彭德怀这些不容置疑的神态、语气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这个时候,再回到课文的第一部分,联系“饥寒交迫”,联系“他眼见着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晕到在地上”,眼见着一个个战士吃草根,吃马鞍,吃皮带,眼见着虚弱的战士倒在泥浆里再也爬不起来了,眼见着骨瘦如柴的小战士饿晕了再也没有醒过来……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的彭德怀,一次又一次地下命令:
“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
“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
这一个又一个的强烈的不容置疑的感叹号里,蕴涵着什么呢?对战士的爱,这是超乎个人感情之上的爱,这是大爱。
是的,如果说彭德怀爱着他的大黑骡子是一种个人的小爱的话,那么,他杀大黑骡子是一种无私的大爱。一支饥寒交迫的部队,一支“身无御寒衣,肚内饥”的部队,正因有了这种大爱,晕到的战士才会“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一支“身无御寒衣,肚内饥”的部队,正因有了这种大爱,才成为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书上有个叫“铁流”,像钢铁一样坚强的“人流”,叫“铁流”。
此刻,你问问那个晕倒了依然爬起来的战士,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他爬起来的,他会说,是军团长给了他力量。
此刻,你问问那个饿了三天三夜的骨瘦如柴的小战士,为什么能支撑着自己不倒下,走,走,走出去,他会说,是军团长给了他力量。
那是大爱的力量。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大爱的力量-《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分析发布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