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时候,忽然为文章最后的两句话所吸引:“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正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有大恨,才会有大爱;不被人恨,也就不可能被人爱。”所以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爱,一定要先学会让人恨才行。

我在很多时候都听有人感叹说:“我这一生还要求个什么呢?我只不象有人死了都挨人骂。人死后,能够被别人说‘嗯,他是一个好人’,没有得罪一个人,不遭一个人恨,这就知足了。”这话以前我是深表赞同的,可是现在仔细一想,这里面实在是有大问题的。不遭一个人恨,这并不能说明你人缘好,人见人爱,只能说明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与对方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情感、观点和态度,或者是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态度,所以你就是一个没有主见,或者委曲求全、阿谀奉承,或者胆怯懦弱、忍气吞声的人,也就是一个没有自我和个性、缺乏追求和抗争精神的、被人所轻视和忽略的人。因为一个有独立个性、有强烈抱负和理想的人,他必然会和他人有思想观点上的矛盾冲突,在执着己见(但不是固执己见)的追求中,就必然会遭人忌恨和诬蔑,遭人诽谤和诅咒。这在那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如马克思,也如林肯、毛泽东、鲁迅、布鲁诺……他们对异己的毫不妥协,对敌人的极端藐视和所进行的卓有成效地斗争,使他们成为人类历史上遭忌恨的人,有的甚至因忌恨而失了宝贵的生命。可也正是这一些最被人痛恨的人,启迪了我们的智慧,激励了我们的勇气,指引了我们的方向,带来了我们的幸福,于是也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我们乃至全人类的最爱。

当然,也许我们并不能拿这些英雄和伟人来作比较,我们也许平凡,也许弱小,在他人的强势和专横或者社会的冷酷和无情面前,很多时候即使有自己的异见和不平,但也不得不默默保留或者忍气吞声,明哲保身以免遭忌恨。但如果为当“好人”,永远保持沉默,永远只是平庸、懦弱,那么你、我,还有我们,就只能渐渐的变成任人欺侮和宰割的奴隶了。阿Q得到一个老头子的一句称赞:“阿Q真能做!”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当我们死后,被人称赞说“他是一个好人,一生从没遭到一个人的恨!”,那我们把这话是当作真心还是讥笑呢?这样的“好人”,我想还是不要做的好。趁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就应该更大胆一些的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大胆一些表达出我们心底的爱憎,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大憎大爱、大悲大喜的酣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活出了自己,才真正创造或许并不一定辉煌但真实的人生。如果是(当然也必然是)遭到了诅咒和憎恨,又还想让别人说“他是一个好人”的话,就不妨学一下欧洲人,临终前请一个神甫,做一个弥撒,请求别人宽恕或者宽恕别人,也就轻松解脱了,但是鲁迅在他的遗嘱中特别强调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如此顽固,死不悔改,真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恨去吧”!所以鲁迅死后多年仍遭人忌恨和诽谤也就不值得奇怪了,不过同样不值得奇怪的是,“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需要防止误解的是,我在这里大肆鼓吹要首先学会被人恨,并非要人人都变得鲜廉寡耻、脸厚心黑,为个人私利而狠毒阴险,为勃勃野心而野蛮疯狂。所以让谁恨,心恨谁,这其中三昧,还是需要细细思量一番的。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有大恨,才会有大爱──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发布于2020-11-16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