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      ,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   
   2、本章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   
   二、基本知识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 = mg);   
   2、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教法建议
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   
   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       数学      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  
   
   重力  
   
   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力?具体说明?   
   3、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   
   通过水会自动由高向低流动、树叶的飘落等等自然现象提出:   
   问题:什么是重力?它是怎样产生的?   
   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教师总结说明:   
   1、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   
   (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正在运动的物体等等)让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   
   共同讨论之后,教师说明并总结: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量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物体的重心).质量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得到(教师可以演示该实验,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 不再物体上(如图).  
    
  
   
   4、重力大小:    
   
   5、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用弹簧秤.   
   问题3: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对地球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师进而提出:我们通常在研究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不提出施力物体地球,相对于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样,地球也要受到物体对它的吸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要强调物体受到的重力不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二)、让学生阅读有关万有引力的文章   
   (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   
   6、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课题1   
   题目:采用悬挂法求得物体重心位置   
   内容:采用悬挂法得到某一不规则形状(质量分布不均匀)薄板的重心位置。写出实验报告。  
课题2:
   题目:用计算法求解某些物体的重心   
   内容:参考“探究活动”中所给的“质心与重心的求解”内容,对一些特殊形状物体的重心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初中所学的杠杆原理分析,写出专题性小       论文      。  
1 、求下列各物体的质心位置.
        
     
       (          1          )如图(          a          )所示,有一串珍珠,每颗间距均为               a              ,共               n              颗,其质量依次为                .
              .     
( 2 )如图( b )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三角板.
( 3 )如图( c )所示,匀质圆板,被挖去的小圆与大圆内切.
答案:
       (          1          )答案:悬点下方                处.解题思路:以悬挂点原点,竖直向下为               x              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有:
              处.解题思路:以悬挂点原点,竖直向下为               x              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有:                .
              .     
       (          2          )解题思路:把                分成与               AB              边平行的几份,如图,当
              分成与               AB              边平行的几份,如图,当                时,每一份的质心都在其中点上,则
              时,每一份的质心都在其中点上,则                质心定在               AB              边中线               CD              上,同理也在               BC              边中线               AE              上,∴板               ABC              的质心在其几何重心上.
              质心定在               AB              边中线               CD              上,同理也在               BC              边中线               AE              上,∴板               ABC              的质心在其几何重心上.     
        
     
       (          3          )解题思路:将负质量与坐标法结合起来求解:设圆板面积密度为                ,则大圆板质量
              ,则大圆板质量                ,小圆板质量
              ,小圆板质量                ,再以               O              点为原点,
              ,再以               O              点为原点,                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得
              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应用坐标法得                ,∴其质心在               C              点左侧
              ,∴其质心在               C              点左侧                处.
              处.     
            2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                   R                        ,重量为                   G                        ,                   A                              、                B                        球分别为将它们挖去半径为                    和
                        和                    的小球后剩余的部分,匀质杆重量为
                        的小球后剩余的部分,匀质杆重量为                    ,长度
                        ,长度                    ,试求系统的重心位置.
                        ,试求系统的重心位置.         
        
     
答案: C 点左侧 0.53 R 处.解题思路:以 C 点为原点, cb 方向为 x 轴正方向,结合坐标法与负质量法求解.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重力发布于2021-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