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人类在历史发展中依次经历了哪几种类型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英雄人物决定的无规律的偶然过程,还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有序的必然过程?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引发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原因的思考;2)在唯心主义的英雄史难与唯物史观的对经强思考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那么,社会的更替、变化、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物?有规律,无规律?如果有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样?这就是思想政治课初三最后理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导入新课

  生动的历史事实说明,人类社会析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而是有规律可循。这个决定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揭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板书)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板书)

  (出示投影1,复习生产力、生产关系。)

  投影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61页倒数第3行至162页第18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解这点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的提高、科技的发明及应用,总要使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同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固定的形式。

  2)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即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出示投影2:原始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示意图,教师简析,略。)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时候,劳动产品在勉强维持生活上没有剩余,部落冲突中抓到战俘一般都被杀掉,不可能存在剥削。到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把俘虏当成奴隶才有了可能。可见,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使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变革。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地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表现: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新建立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要求,因而都曾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求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

  人类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不断发展,正是上述规律作用的结果(副板书)

  (副板书)

  这个规律最早在19世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示,斯大林将这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们通俗地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依据这个规律,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或消亡,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标准就在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中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板书)

  这个规律同时还昭示我们:如果生产力没有达到某种新水平,就不能建立起超出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新的生产关系;即使人为地勉强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如我国1958年乱的“共产风”,盲目追求生产关系上的“一大二公”,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结果是级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付出代价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它也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所以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不可逾越(板书)

  (请阅读教材第162页倒数第1行至163页第5行阿凡提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阿凡提认为种进的庄稼汉比高高在上的国王更有力量?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人们要创造历史,首先要能够生存。天上不会掉馅饼,人类社会的存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同时,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的整个面貌。所以在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板书)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制度的变革绝不会自动进行。为什么?因为社会制度的变革肯定会触犯原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必然疯狂镇压。因此,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阶级只有经过革命斗争,才能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前进。

  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板书)

  (出示《斯巴达克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攻打冬宫》的挂图,学生思考阶级斗争的作用后教师归纳)

  阶级斗争贯穿了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是撬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杠杆。斯巴克起义动摇古罗马奴隶制的基础;陈胜、吴广等秦末农民的反抗导致了暴秦的覆灭,促使汉初刘邦等帝国减轻剥削;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起义攻打冬宫,第一次成功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转折。

  (请阅读教材第164页插图“安泰同他的敌人搏斗”,结合投影3、4、5启发思考)

  投影3 19世纪英国的卡莱尔认为:“伟大人物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世界的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俄国民粹派把群众视作“群氓”,认为他们不过是一连串的“零”,少数英雄人物才是“实数”,只有把“实数”放在“零”的前面,方能构成有效的数字。

  投影4 毛泽东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兵民是胜利之本”。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投影5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历史前进的力量来自谁呢?是英雄领袖还是人民群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英雄领袖会产生重大影响,但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人民群众才时历史的真正主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社会发展常识的总结果,主要学习了一条规律、三大观点。一条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是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只有抓住这条主线,才能深刻理解社会的发展与更替,指导现实的国家建设,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树立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三大观点分别是劳动观点、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见投影6)

  巩固新课

  课堂讨论: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请分析:

  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中国而言不可逾越?

  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回汉与演变是否意味着共产主义不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

  作业

  课堂讨论第一课

  投影6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课时)一文由备课库www.beikeku.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课时)发布于2021-10-25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