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_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_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_1=10
  11_10=1
  10+6=16
  16_6=10
  16_10=6
  10+7=17
  17_7=10
  17_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_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_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搭积木_北师大版教案发布于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