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大家一起来分享下。
知识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写作特点。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
能力目标
1.揣摩重要的语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体会演讲词语言感情强烈、高度概括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高尚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2.崇敬伟人马克思,他用自己的天才和勤奋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向伟人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为祖国、为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诠释文中一些名词术语。
2.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以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辅之以必要的指导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他们思维演练的场所。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打印好的“补充材料”、马克思遗像、马克思各个时期活动的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这篇悼词以理服人的特点;延伸阅读,深化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凝重的语调叙述)同学们,1883年3月17日,是世界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多媒体出示马克思的遗像)。马克思的生前好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之后,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板书文题)(多媒体显示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活动图片。)
二、引导学生了解文体特征,明确学生重点
多媒体显示:
演讲词,实用文体之一。就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它是演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动笔之前先要弄清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明确演讲者所处的身份、地位,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总之,一篇成功的演讲词需具备内容的逻辑性、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等特点和形式方面的艺术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写“悼词”二字,或写“在×××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本文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种职务名称,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他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做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德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些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起一行,用“×××同志安息吧!”或“×××永垂不朽”作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词应恰如其分。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抓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看看它们是怎样将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另外,还要领悟、品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悼词,要求大家在初步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伟大贡献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其深层含义及表达作用,进而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听配有哀乐的课文录音,学生循声低和。
2.教师检查词语积累情况。
多媒体显示: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估量(liàng) 悼(dào)念 肤(fú)浅
B.繁芜(wú)丛杂 忌(jì)恨 空(kòng)白
C.豁(huò)然开朗 诬蔑(mie) 领域(yù)
D.诅(jǔ)咒 诽谤(bàng) 卓(zhuó)有成效
选一名学生回答:
明确:B(A.量liáng;肤fū;C.蔑miè;D.诅zǔ)
3.教师分发“补充材料”(每人一份)。
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马克思临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内几乎一直处于病危状态,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3月14日中午,恩格斯来的时候……马克思正似睡非睡,两分钟后,他就坐在安乐椅上长眠不醒了。马克思逝世的第二天,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争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在马克思逝世前的这段时间里,恩格斯每天都“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去探望他。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来说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安详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
1883年3月17日,卡尔·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与燕妮·冯·威斯特伦合葬在一起。
4.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了解语境。
(2)总体把握内容。
①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②找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本文思路,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
四、自主阅读、交流提高,把握这篇演讲词内容的思想性、逻辑性
学生精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交流较好的小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各组补充、评价。
明确:(1)这篇文章语境独特。悼词特定的环境:庄严的葬礼。特定的场合:马克思墓前。作者身在公墓,直面战友的墓穴,亲临庄严的葬礼,以特殊的身份发表讲话,因而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马克思特殊的感情。
(2)文章总体内容把握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生前伟大贡献的高度评价。了解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就必须细读第2段,它是全篇行文的总纲。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也概括揭示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即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
②运用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是本文的特点。如第2、6段为过渡段,2、4、5、6、7、8段用了承递性语句。第2段分析略。第4段中“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第5段中“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
第6段是剖析全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这段有过渡作用,作者意在揭示马克思的革命家的本色。第二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样”不是指代“两个发现”,而是指代“都有独到的见解”“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那种品质和精神。
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8段“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加粗字是须画出的指代类词语、关联词语)
教师总结:这些概括性段落(第2段)、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包括指代词、关联词)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赞扬。对颂扬马克思,唤起人们的无限景仰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勾勒出作者清晰的思路。(加粗字板书)
出示投影,要求学生看图填充。
明确:①巨大损失,两个“对于”
②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③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④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查字典语文网。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