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篇《在沙漠中心》课堂实录是之前我在伤到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所作,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沙漠”两字,并向学生发问:沙者,三点水一个“少”字;漠者,三点水,一个“莫”字;你说,沙漠意味着什么?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你会有何感受?
在步步紧随的问题下,学生生活的积累被调动起来,想象的翅膀飞扬起来,在声声“寒冷、饥渴、恐惧、绝望”的声音中,沙漠之感在课堂中油然而生。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就印证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当他置身于沙漠中心时,是否有我们刚才的感受,请拿起笔来,将文中的相关词句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
初步反思:问题的突破口极小,从“沙漠”二字入手,唤起学生生活上和语言上的初始体验,一个假设——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先让学生“由己推人”,后通过语言的品析再进行“由人推己”,充分体验到在沙漠中心的困苦之感。
问题设计之二: 在“文本的沙漠”中感受“生命的沙漠”
1.教师沿着文本将教学推向深入。
师:“老师惊讶地发现,圣埃克絮佩里在害怕、绝望之后竟然还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感受和想法。请再找出体现这些感受和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陆续找出“平静”、“没有遗憾”、“如果我能够回去,我还要卷土重来”。)
师:重来到哪里?通过什么重来?
生:重来到沙漠,通过飞行。
师:为什么要重来?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生: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师:需要生活?作者到底在需要、追求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以至于他还想卷土重来。
(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放慢节奏,驻足停留,让学生通过相关句子理解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人虫豸般生活的比较分析,最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人的生活”。)
2.就在学生对“人的生活”有所感悟,达到理解的高潮之时,教师继续沿着文本引导学生的思维。
师:“但老师发现,作者追求的这种生活可能实现不了了,因为第20段中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追问一:你认为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语气读?
(学生读出了伤心,绝望的感情,但声音洪亮。)
师追问二:同学们,作者困在沙漠中心几天了?
生:三天。
师:三天了,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吗?
(学生笑,转为轻声、略带嘶哑的朗读。)
师: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生命之泉即将干涸。可老师又很奇怪地发现这一句话,“上路吧,普雷沃!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走?这样做,有必要吗?
学生纷纷表示有必要,并结合文本陈述理由,在几个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将对朗读的理解上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
师追问三:这是坚强的生命,有意义的生命,对这句话的朗读,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学生再次朗读,(无奈中透露着坚定,绝望中透露着希望)
初步反思:教师发现了作者思想起伏的转折处,勾连起前后的教学问题,不断地将学生原有的思考击倒,又不断地促使学生建立新的思考。阅读在推进,思想在变化,认识在加深。对于“生活问题”的讨论,正是看到了作者在矛盾、犹豫中的坚定之心,就是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理想、追求进行一番思考。对于“干枯的心”的朗读,就是对作者情感起伏的反复体会,层层朗读,环环相扣,在朗读中体验情感的变化,体悟生命的意义。
问题设计之三 :从“生命的沙漠”中思考“人生的沙漠”
师:圣埃克絮佩里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将生命的思考留给了我们,再回到我们课前的那个假设,其实我们不大可能像作者一样被抛到撒哈拉大沙漠中,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人生中其实也会遭遇沙漠,也站在沙漠的中心,是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会说什么呢?可用自己的话,也可引用文中的句子。
在教师问题的陈述下,学生纷纷点头,说出许多凝练而又深刻的句子,作为自我走出生活沙漠,人生沙漠的勉励语。
最后,师生共同选择了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全课——当我么站在“沙漠”中心时,——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初步反思:在感受作者之沙漠的同时,学生内心深处潜伏的沙漠之感已然被唤醒,此时,再经教师的问题加以点破,学生就很自然地从作者之沙漠走到了自我之沙漠,从课文之沙漠走到了生活之沙漠。当然,这基于教师在于文本和学生之间发现了共同“沙漠”。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在沙漠中心》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查字典语文网查阅。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在沙漠中心》课堂实录发布于2020-11-16